新政受阻撓,破局展鋒芒
李明站在窗前,透過雕花的窗欞望著城中熙攘的人群,嘈雜的人聲隱隱傳進耳中,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他的目光掃過一個個行色匆匆的路人,那鮮活的市井畫面盡收眼底,“新朝初立,百廢待興,是時候動真格的了。”他眼中閃爍著精光,彷彿一把即將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
那眼神中的光亮如同夜空中閃爍的寒星,透著堅定與果敢。
官員考核制度,這個他深思熟慮已久的計劃,終於要落地了!
這套制度借鑑了現代關鍵績效指標(KpI)考核的精髓,結合了大明朝的實際情況,旨在打造一支高效廉潔的官員隊伍。
他彷彿已經預見到了未來吏治清明,國泰民安的景象,心中不禁升起一股豪情壯志,彷彿有一股溫熱的氣流在胸腔中湧動。
訊息一出,朝野震動。
黃子澄和齊泰原本正盤算著如何抓住李明在民生問題上的把柄,給他來個下馬威。
這突如其來的官員考核制度,完全打亂了他們的陣腳。
兩人先是一愣,隨即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那眼神中帶著些許驚訝與不甘。
“呵,這小子,竟然先拿我們開刀?”黃子澄捋了捋鬍鬚,手指捋過鬍鬚的觸感有些粗糙,“看來,他是真不知道‘官官相護’這四個字怎麼寫啊。”齊泰輕蔑一笑,那笑聲在寂靜的室內顯得格外刺耳,語氣中充滿了不屑。
他們自信地認為,李明這步棋走錯了,簡直是自投羅網。
很快,一股暗流在朝堂湧動。
在黃子澄和齊泰的串聯下,越來越多的舊官僚加入了抵制新政的行列。
他們聚集在府邸之中,密謀對策,一個個老謀深算的臉上寫滿了得意,那表情彷彿已經看到了李明的失敗,他們的笑聲在封閉的空間裡迴盪著。
“這李明,終究還是太年輕了!”一個官員冷笑道,嘴角扯出一抹嘲諷的弧度,“想動我們?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另一個官員附和道:“就是,咱們這麼多年的根基,豈是他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能撼動的?” 他們彷彿已經看到了李明計劃失敗,灰頭土臉的樣子,不禁放聲大笑起來,那笑聲裡滿是自負。
黃子澄舉起酒杯,陰冷的目光中閃爍著寒芒,那目光好似冬日裡的冰刀:“明日朝堂之上,就讓他見識見識我們的厲害!”
李明端坐在書房,手中握著一份名單,上面赫然寫著所有反對新政官員的名字。
他的手指輕輕摩挲著紙張,能感受到紙張粗糙的質感,他嘴角微微上揚,眼中沒有絲毫慌亂,反而帶著一絲玩味。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他輕輕放下名單,目光投向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夜空,黑暗如同一塊巨大的幕布慢慢籠罩過來。
“遊戲,才剛剛開始呢。”他起身走到書架前,伸手取下一卷竹簡,緩緩展開。
昏黃的燭光搖曳著,光影在竹簡上跳動,竹簡上清晰地寫著幾個大字——《大明律》。
李明手指輕輕撫摸著這些字,那字的輪廓透過指尖傳來輕微的觸感,眼神逐漸變得深邃而堅定。
“明日早朝,”他低聲說道,聲音沉穩而低沉,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有好戲看了……”
第二天早朝,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得彷彿能滴出水來。
冰冷的空氣似乎都凝固了,一種壓抑的氛圍籠罩著整個大殿,讓人感覺呼吸都有些困難。
李明站在文武百官之首,目光平靜地掃視著殿下眾人,那目光如同一把銳利的劍,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
“諸位大人,對於昨日頒佈的官員考核制度,可有什麼疑問?”李明的聲音不大,卻如洪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