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當地的美食大師。那些大師們有的在繁華的夜市擺攤,有的在古樸的老店掌勺,他們的廚房或許不大,卻充滿了煙火氣。林光明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向大師們虛心請教,常常一學就是一整天,認真記錄每一個步驟、每一種調料的用量。娜娜則留在大陸,馬不停蹄地聯絡供應商。她對食材的品質要求近乎苛刻,親自前往各個產地,考察食材的生長環境,與農戶、養殖戶溝通,只為採購到最優質、最新鮮的食材。
經過一番緊鑼密鼓、廢寢忘食的籌備,他們的外賣小店終於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開張了。小店的招牌簡約而醒目,上面寫著“臺味鮮風”。店內,廚房整潔明亮,裝置擺放得井井有條。開業第一天,林光明和娜娜緊張又期待地等待著訂單。當第一單提示音響起時,兩人激動地擁抱在一起。隨後,訂單如雪花般紛紛揚揚地湧來。他們推出的臺灣美食,滷肉飯香氣撲鼻,軟糯的米飯上蓋著肥瘦相間、滷得色澤紅亮的豬肉,搭配上清爽的蔬菜和滷蛋,一口下去,滿滿的幸福感;蚵仔煎 q 彈爽滑,新鮮的蚵仔在金黃的蛋皮與軟糯的粉漿包裹下,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鹽酥雞酥脆可口,咬上一口,雞肉鮮嫩多汁,外皮的鹹香與雞肉的鮮香完美融合。獨特的口味、新鮮的食材,再加上娜娜精心設計的用心包裝,讓他們在競爭激烈得近乎殘酷的外賣市場中迅速嶄露頭角。原本冷清的小店瞬間變得忙碌起來,林光明在廚房中揮汗如雨,熟練地製作著美食;娜娜則在一旁幫忙打包、接聽電話,處理訂單。儘管忙得不可開交,汗水溼透了衣衫,但他們的臉上卻始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是夢想照進現實的喜悅。
隨著外賣生意日益火爆,林光明和娜娜並沒有被眼前的成功衝昏頭腦,他們深知,在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裡,不進則退。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預製菜市場。他們深入城市的各個社群,與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人交流,瞭解他們的生活需求。他們發現,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對方便快捷又美味的預製菜有著強烈的需求。一個打造匯聚南北風味預製菜品牌的宏偉計劃,在他們心中悄然成型。
為了保證預製菜的品質,林光明親自帶隊,踏上了一場跨越山河的尋味之旅。他首先來到四川,走進那充滿麻辣氣息的川菜館。廚房裡,師傅們熟練地揮舞著鍋鏟,辣椒與花椒在熱油中爆香,瞬間整個空間都瀰漫著濃郁的香味。林光明虛心向師傅們請教,學習如何調配出正宗的麻辣底料,如何掌握火候讓菜餚達到最佳口感。在廣東,他穿梭於大街小巷的茶餐廳,品嚐著各種精緻的粵菜。與當地大廚交流時,他了解到粵菜對食材新鮮度的極致追求,以及獨特的烹飪技法,如清蒸、白灼等,只為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在山東,他走進傳統的魯菜館,感受魯菜的醇厚香濃。師傅們展示的複雜刀工和精湛的火候掌控,讓他大開眼界。他認真學習魯菜中經典菜品的製作工藝,如糖醋鯉魚、蔥燒海參等。在上海,他品味著精緻細膩的上海菜,從本幫菜的濃油赤醬到海派菜的融合創新,他都一一研究。在安徽,他深入徽菜館,瞭解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功的特點,學習如何用當地的食材和獨特的烹飪方式,製作出如臭鱖魚、李鴻章大雜燴等特色菜餚。在湖南,他被湘菜的鮮辣香所征服,走進一家家熱鬧的湘菜館,向廚師們請教如何運用辣椒和各種調料,調出層次豐富的辣味。每到一處,他都詳細記錄,將各地菜系的精髓牢記於心。
娜娜則在西安全力籌備建立大型的中央廚房。她親自監督選址,確保交通便利,便於食材的運輸與配送。在建設過程中,她嚴格把控每一個細節,從廚房的佈局設計,到裝置的安裝除錯,都親力親為。在食材採購環節,她建立了嚴格的供應商篩選制度,堅持選用新鮮的食材。對於專供的牛羊肉,更是經過層層篩選,從養殖基地的考察,到肉類的檢驗檢疫,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