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敦煌學”就根本不會存在!
而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那個身世帶著重重迷霧卻開創了中華民族又一個輝煌時代的人!
關於當年孫綱為什麼在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要保護這些文化瑰寶時斷然採取這樣的行動,後世執著於研究古人**揭死人瘡疤以出名謀利的所謂的一些“歷史學家”們絞盡腦汁也無法得出正確的答案,正如他所作的一切,好多都留給了後人無數的謎團一樣。
當然,這以後發生的一切,孫綱現在是無法知道的。
他坐在辦公桌前收回思緒,看了看剛剛黃興送過來的報告。
這些是剛剛從前線發來的剿匪戰報,讓孫綱知道了張作霖他們是怎麼深入大漠,一舉搗毀蒙匪的巢穴的。
“七月六日,我軍集畢,諸事齊備,乃發兵,以騎兵先行,飛艇隊及步兵運送輜重在後,兼有蒙民以駝馬助行,因事前已探明道路險阻,行軍未有阻礙,唯大漠之氣候惡劣,反覆無常,然諸軍不畏艱險,皆奮力向前,一路踹營而進,連克數寨,匪不能敵,遂厚集於黑水堡,欲以逸待勞,候我軍至,與我決死一戰。
是一個網路上不可多得;純綠色的免費全本小說閱讀網。
(五百一十二)按下葫蘆起了瓢
“匪每欲以馬隊突襲我軍,皆為飛艇飛機至高空所查,因而無所遁形,我軍則可接警預為防備,匪屢受挫折,遂不輕出。'中文。cn。com'二十一日,我軍先鋒至黑水堡,適沙暴迭起,砂塵蔽日,飛艇不得升空,乃候風停沙息,二日後方得進,而匪軍已各據險要,見我軍兵少,則突出馬隊攻我,我軍以賽電槍掃射之,匪兵多死,退回巢內據守,我軍以重炮未至,強攻不得,乃收兵與之對峙,入夜匪又來襲,為我軍所破,然經夜槍炮不歇,將士睏乏,越一日,後進諸軍大至,遂合兵擊匪。我軍以重炮為先,圍而攻之,然彼巢乃千年古城,皆為土牆所夯築,炮彈入土而炸,僅一淺坑,損傷不大,故不能轟毀之,我軍連攻三日,又以飛機飛艇拋擲炸彈,匪兵死傷極重,然此為彼等最後存身之固,彼匪知無可退,乃拼死守之,我兵折損亦多,戰況之慘烈,難以詳述。我軍與之相持多日,僅破其外城關隘二處,糧彈幸賴飛艇及蒙民運送,無有稍缺,然乏淡水,兵士渴飲,多有刺馬飲血者,霖等心甚焦之,欲令退兵,又惜功虧一簣,幸天佑我華夏,機緣巧合,得成大功。有蒙漢嚮導及外籍客兵一隊出尋水源,謂此為黑水堡,當有水泉。其於一古堡處遇有深洞,似為人工所開,歷階而下,行良久。至光亮處,得清泉一眼,正狂喜間。又見頭頂之山壁有巨洞,眾奇之,槌索而進,得暗道頗窄。有石階,循階而蜿蜒前行久時,又見巨洞,疑而進之,,及出。則身在匪堡中。隱見匪兵甚眾,知此為古道,即彼匪取水處也。遂沿原路潛返,而匪無有知者,霖等聞之,乃陰遣一軍沿取水秘道暗襲,會同主力夾攻,遂大破之。殺匪兵六千七百餘人,俘其子女一千二百餘人。約千餘匪眾遁入大漠。向俄境而去。繳獲步槍二千枝,山炮十五門。賽電槍二挺,炮彈二百餘發。子彈七千餘發,槍炮內多有俄式者。又得其歷年掠獲所藏,所獲之金銀內亦有俄國金幣,為俄人助匪之明證也。我兵戰死一千一百七十八人,傷七百五十二人。此次大漠之役,外籍客兵厥功甚偉,彼若不探得秘道,則黑堡不能下也。
看完了張作霖的報告,儘管張作霖的報告不長,孫綱卻有一種剛剛看完精彩電影的感覺。
想不到蒙匪盤踞地最後藏身之地竟然是在一座千年古城內!而中**隊最後得以消滅匪徒,居然是依靠嚮導和猶太人志願軍無意中發現的取水秘道!
這也太傳奇了吧?
不管怎麼說,徹底消除了匪患總是好事,而自己在晚上給兒子講戰爭故事時,陸戰方面,又可以多點“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