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部”的裝甲列車拿來當“陸地移動炮臺”使用,孫綱的臉上不由得現出一絲苦笑。
在大東溝海戰和壹岐海戰中,中國海軍都是把旗艦當成了海戰中的主力艦,向敵人發動進攻的。
拿旗艦打頭陣,簡直成了中國海軍的傳統。
而孫綱這個海軍出身的陸軍統帥,現在又在把海軍的這一“優良傳統”拿到陸軍當中了。
站在讀者立場上採納眾多網民意見,滿足您不同的閱讀需求!
(三百五十七)鋼鐵巨龍的咆哮
和大東溝海戰的情況差不多,當裝甲列車一出現,立刻就遭到了俄軍炮火的猛烈轟擊。
為了吸引俄軍的炮火,讓偵察飛機能夠發現俄軍的炮兵陣地,孫綱故意讓裝甲列車出現在了俄軍面前。
俄軍炮兵當然不肯放過這個打掉中**隊“指揮中心”的“好機會”了。
這也是中國的裝甲列車自誕生以來,首次經受無情的炮火考驗。
不知道有多少發炮彈擊中了裝甲列車,反正當俄軍的炮彈擊中裝甲列車的鐵甲板時,巨大的爆炸聲和衝擊波產生的震動讓孫綱的耳朵“嗡”的一下子,一瞬間什麼都聽不見了。
當然了,他也很快的看到,裝甲列車上英勇的中國炮兵們,在接到了偵察飛機傳來的事先約定好了的訊號之後,按照飛行員們的指示,向著地圖上標明的地域,開始了更加猛烈的回擊。
據後來因傷留在戰場觀戰的黃興的回憶,“俄軍炮彈如雨而至,軍列遂為所中,瞬間為烈焰濃煙所圍裹,有如蒼龍浴火,一軍皆驚,以為車將不保,然不意其仍奮勇當先,俄炮未及再發,我軍列之炮已先開火,俄見各炮依次而發,勢若飛龍,光焰漫天,燦若雲霞,俄軍陣地濃煙滾滾,炸響連連,諸軍或雲彼貯彈藥處為我炮所中,故有此劇響。中國的鋼鐵巨龍,向侵略者發出了憤怒的咆哮!
儘管仍舊不斷有飛來的俄軍炮彈擊中了裝甲列車,但是中國人地這條噴火的鋼鐵巨龍巋然不動,車上的火炮的火力沒有絲毫減弱。繼續把一顆又一顆的炮彈準確的砸在了俄軍炮兵的頭上。
這一次,是裝甲列車和俄軍炮兵之間的生死決鬥。
孫綱將裝甲列車暴露在俄軍的視線當中,目地就是為了把俄軍的炮兵引出來。
訊號兵在不斷的重複著偵察飛機發回的光訊號。
“方向正確。繼續開火。”
“方向正確。稍往前一些。”
“偏離。偏離偏左一些。”
“現在為敵二炮組之間。”
“現在位置。左右各200碼。射程正好。”
“命中!命中!繼續開火!”
“上一彈為敵三炮隊正中,周圍300碼。”
“正中!我們油料不夠。正在返航。”
在證明自己地聽力已經恢復了之後,孫綱看著軍官們各自在崗位上忙碌,心中似乎不那麼緊張了。
俄國人怎麼也不會想到,中國人會採用這種前所未有的戰術先解決掉他們的炮兵吧?
秉承俄國人一貫的戰術。俄軍在炮兵的掩護下,再次向中**隊發起了叢集衝鋒。
中**隊也再次毫不客氣的用最強的火力對俄軍進行懲罰。
又一發炮彈飛來,擊中了裝甲列車地鐵甲板,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但車身只是微微一震,幾個軍官的臉上現出了一絲驚慌之色,但看到孫綱那鎮定自若的目光。驚慌立刻消失不見了,繼續著他們的工作。
這輛裝甲列車採用的是和軍艦一樣的克虜伯裝甲,除非俄軍能弄來200毫米口徑以上的重炮,並且使用穿甲彈的話,才能給裝甲列車造成真正地傷害。
直到二戰,裝甲列車一直都是各國陸軍的重要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