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棠想了想,答道,“名目很多。極盡慘毒,所以一旦任務失敗,忍者多選擇自裁,象此女忍,若有一線能動之力。她就會想法自盡。”
“明白了,怪不得她一意求死。”孫綱點了點頭,露出了一絲怪怪的笑容,“她在情急之下還是說好多她本不應該說的東西,哼哼,想死,可沒那麼容易。”
回到了官廳,孫綱看了看下面送上來的公文。朝廷又給他下了諭旨,“在韓倭軍已成強弩之末,著北洋海陸全軍即刻會攻平(壤)。漢(城),務求盡殲倭軍,以成全功。”
這邊日本間諜地事他還沒處理完,朝廷那裡竟然已經等不及了。也不管條件成不成熟,就要求馬上發動大規模進攻,大清朝廷在這場戰爭中,有沒有全域性戰略考慮,真是難說的很。林雷
李鴻章給他和劉銘傳的指示是。“步步為營,徐圖緩進,不可操之過急,若無戰機,不得強攻硬奪,折損士卒。”
老狐狸心裡很明白,戰爭到了這個關頭。日本雖然已呈敗象。而大清能戰之軍也沒有多少了,一旦傷亡過重。再來個“人肉磨坊”,可就得不償失了。
但朝廷的命令就得服從,他和葉祖圭召集海軍眾將,商議了一下後,自己又單獨把軍情處的事安排完畢,隨後率艦隊出發。
他在心裡大概擬了一個名單,儘可能地把北洋軍情處和北洋特攻隊的人派出去暗中監視保護他們,這個名單隻有他和愛妻馬在心裡知道,他連手機都沒敢存,日本忍者的出現讓他心生警懼,現在,他也把自己能用的力量全都發動了起來,至於成效如何,只能慢慢看了。
為了防止日本海軍的殘餘艦艇在北洋艦隊進攻平壤時前來偷襲,他還是按劉冠雄提議安排的,由徐振鵬率“定遠”“海菁”兩艦在威海和旅順之間巡視;劉冠雄率“鎮遠”“追日”“超日”“逐日”四艦威懾朝鮮和日本之間海上航線(為了節省燃料,潛艇部隊已經暫時不出擊了),防止日本人從本土增援朝鮮;他和葉祖圭率“龍揚”“海寧”“海陵”“金元”四艦和“飛翔”“飛電”兩艘航洋魚雷艇前往平壤大同江一帶,和劉銘傳左寶貴會合,準備海陸協同,會攻平壤。
震驚世界的“平壤戰役”就此拉開了序幕。
孫綱率艦隊來到大同江口,讓薩鎮冰率領“龍揚”“海寧”“海陵”一戰兩巡佔據有利陣位後,自己和葉祖圭乘魚雷艇在“金元”號裝甲炮艦的掩護下溯江上岸,到了劉銘傳地大營,劉銘傳知道了海軍已經到達,欣喜異常,他和左寶貴等將領正在商議如何展開進攻,孫綱向他們瞭解了一下最近戰況,才知道他們這些日子沒敢貿然發動進攻的原因,不光是因為老狐狸的“指示”。
清軍和朝鮮軍隊目前已將平壤合圍,清軍為左寶貴地奉軍12000人,鳳翔的東北練軍5000人,劉銘傳的北洋陸軍11000人,吳大成的湘軍3000人,加上朝鮮游擊隊和起義軍7000餘人,總兵力近40000人,共有野炮,山炮和機關炮100餘門,這些部隊統一由劉銘傳節制(比上回地互不統屬強多了),劉銘傳和眾將這次都吸取了教訓,不僅讓隨軍的武備學堂學生進行了周密的地形測量,而且讓氣球部隊不斷升空偵察,不但詳細地觀察了日軍在平壤的佈防情況,而且還稍帶著觀察了自家的佈防,哪裡有疏漏就立刻補上(這種敵人自己一起看地“偵察”可能是中國人“首創”),現在已經做到了對平壤的嚴密合圍,但是在詳細瞭解了日軍的佈防情況後,想嘗試用“西法攻城”的劉銘傳還是有些找不著北的感覺。
原來,據氣球兵們的觀察(連德國教官們都上去看了),日軍在平壤外圍構築了大量的戰壕和堅固地炮壘工事,由野炮,山炮,艦炮(從被打沉地軍艦上拆下來的)和重機槍加上鐵絲網構成了嚴密地防禦陣地(這手塹壕戰是誰教日本人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