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而沙皇現在似乎還矇在鼓裡。
“可是,陛下,英國人現在已經結束了他們在南非的戰爭,他們會不會無視我們在阿富汗所取得的勝利,而對我們採取新的行動呢?”陸軍大臣薩哈羅夫好象和維特對阿富汗的戰爭結果抱有“類似”的觀點,但他很聰明的沒有說明,而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提醒沙皇,如果俄國把阿富汗據為己有的話,英國人肯定是不會善罷干休的。
今天是月1日,就在昨天夜裡,英國和布林人簽訂了《弗里尼欣和約》,正式結束了歷時兩年零七個月的“英布戰爭”。
“英布戰爭”是英國所動的歷次殖民戰爭中出動兵力最多、耗費最大、拖得時間最長和鬥爭最殘酷的一場戰爭。由於這場“以大欺小”曠日持久的戰爭引起了英國人民的普遍不滿和反抗,也造成了英國統治階級內部的分裂和爭吵。這些情況使得英國政府感到極為恐慌。同時,英國人也看到了,他們不可能殺絕在南非的布林人,他們還需要依靠布林人來統治這個地區,以鎮壓南非土著黑人的反抗。英國政府由此開始尋求“妥協”的解決辦法。而布林人在英軍的強大攻勢面前,也感覺到了戰爭已經根本無法繼續打下去了。布林人別無抉擇,便在515日召集所有的游擊隊代表在弗里尼欣開會,討論關於投降和獨立的問題。經過半個月的討論,絕大多數布林人代表認為他們現在已經無力再繼續戰鬥下去。因此在布林人代表會議以54對6票透過“告全體布林人”,宣佈向英國投降。
531日深夜,英國和布林人簽訂了《弗里尼欣和約》。布林人答應停止一切軍事抵抗,交出全部武器,承認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併入”大英帝國。英國則在和約裡保證:戰後的軍事管制將盡快的取消,由民選政權代替,只要情況許可,就將成立導向“自治”的代議機構,“許給土著居民的選舉權問題,俟引入‘自治政府’後再行決定”;在實行“自治”以前不給予非洲土著黑人以選舉權,即使將來授予黑人選舉權,也將嚴加限制,以保證白人在南非政治上的絕對優勢。同時,英國政府將支付300英用來恢復布林人的家園,並以頭兩年免除利息,以後亦僅以百分之三利息的優惠條件貸款給布林人。
《弗里尼欣和約》是一個雙方妥協性的條約,根據這個和約,英國攫取了蘊藏大量黃金和金剛石的德蘭士瓦和奧蘭治兩個布林人國家的領土,而布林人則得到了英國給予的關於繼續維持他們壓迫和剝削非洲土著黑人的地位的保證。
英國終於從“布林泥沼”當中把腳拔出來了。
對俄國來說,這可並不是個好訊息。
薩哈羅夫和沙皇說這些話的意思很明顯,英國人結束了在南非的戰爭,就可以騰出手來在阿富汗給俄國找麻煩了,如果俄國真的就這麼佔領了阿富汗的話,英國人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還真就不好說。
值得紀念的六百章啊!求大家多賞幾個推薦吧!
是國內唯一一個致力於收集最熱門的全本小說閱讀網站。
(六百零一)打破“堅冰”的開始
英國為了得到南非的土地,為這場戰爭支付了高昂的T不相信他們現在剛剛結束了一場戰爭,又會向我們動另外一場戰爭。”沙皇看著薩哈羅夫說道,“我想,他們現在已經沒有力氣了。”
薩哈羅夫聽了沙皇的話,也不出聲了。
“別忘了我們雖然在遠東:土耳其人那裡得到了補償。”沙皇尼古拉二世看著維特和薩哈羅夫,說道,“而英國人根本沒有能力阻止。”
維特和薩哈羅夫當然知道沙皇說的是怎麼回事。
同樣是在趁英國忙於“英布戰爭”無暇分身之時,法國和俄國偷偷摸摸的瓜分掉了奧斯曼土耳其的勢力範圍,而當時英國人對此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