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首肯道:“老孔這話說的不差了,文官那邊我亦曾考慮過,是不是早早扶植幾個人為我們所用,後來想想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文官哪怕辭官不幹,甚至下獄也不會替我賣力,更不可能參加到奪嫡廢立這般毀名聲的事情中來。”
他自嘲一笑,又說道:“說來也怪了,老五那邊,倒是名士雲集,難道他不是武夫一個?”
“到底不同,遼陽那邊說是興學生利,大辦學校,是以文人們有個藉口由頭,說起來光鮮好聽,不大丟人。”
孔學也算是半個文人,扶乩寫詩這行當沒有半肚皮的墨水是玩不轉的,是以他明白其中的道道,以明朝二百多年養士扶植的正氣,雖然文官們私底下齷齪事情極多,爭權奪利彼此也打的烏眼雞一樣,但不論是哪一黨哪一派的文官都不可能支援奪嫡一事,這事兒和嘉靖年間大禮議時不一樣,那時候古時有宋英宗的例子在前,又有親親一說可以轉圓,廢立一事,根本不可能指望有任何一個文官或是文人會支援。
“那這事難了。”曹應魁苦著臉道:“沒有閣老和部堂們支援,我等是成不了事的。”
嘉靖年間也曾有奪嫡之事,裕王就是後來的隆慶天子的帝位也曾經受過威脅,不過暗中操縱者是嚴嵩,也就是試試水,朝臣全部反對,以嚴嵩當時的權勢也不敢真幹,何況現在就一群錦衣衛在暗中撲騰。
以明朝文官治國的現狀,沒有文臣們的支援,這事確實是想也不要想了。
第863章 軍區
張惟賢的密室之中,各人計較盤算了很久,最終還是一無所得。
沒有文官支援這是一個死結,最少朝中得有三成左右的文官支援,還得有內閣全體同意,這樣才有可能廢立成功,而且皇帝的態度還得十分堅決,勳貴之中,沒有人跳出來礙事。
種種阻礙,隨便哪一個條件都不是容易辦的到的,這件事,當然十分堅難。
“鄭家的人怎麼說?”
王曰乾一臉疲憊,向著孔學道:“老孔說說看,不要我等在這裡絞盡腦汁,人家還以為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孔學聞言一笑,答道:“鄭國泰和鄭承恩雖然驕矜愚笨,到底也在京城混了這麼久,廢立之事有多難,他們能不知道?簡單一句話,鄭國泰早就說了,此事若成,當然是要和我們大都督富貴與共,別的話就不必多說了!”
簡簡單單的一句“富貴與共”當然不是那麼吸引人,但亦包含了很多東西在裡頭。奪嫡成了,皇三子成為太子,將來繼位為皇帝,鄭家當然成為最炙手可熱的親臣外戚,他家的富貴,應該還會超過現在的武清侯府,這樣的富貴如果能夠當真“與共”,倒也並不差了。
王曰乾微微點頭,冷然道:“若有這般表示,倒也不妄我們在這裡耗費心血了。”
張惟賢的富貴,自然分潤一些給他們,隨意給一點,各人也是終生享用不盡了。
可惜儘管得了這樣的安慰,到底還是想不出太多的辦法了。
“文官之中,不乏斯文敗類一類的人,沒有好處,又能跟著起鬨搏名聲,他們都是一擁而上,如果有好處,就算他們不敢出來替我們搖旗吶喊,平時造造輿論,關鍵時立場中立,這倒可以辦到。只是,這些人,需得大量銀錢去收買才是。”
說了半天,倒是隻有孔學的話還較為中肯,張惟賢點點頭,說道:“這就得多弄銀子,路子我已經想好,孔學,你多去鄭府,先把鄭國泰幾個說動了,再說動鄭貴妃向皇上吹枕邊風,這事若成了,奪嫡成不成兩說,大家先大碗吃肉吧。”
張惟賢的計劃在場的人都知道,一時間,都是面露歡欣鼓舞之色。
待王曰乾幾個出去,張惟賢做了一個手勢,示意孔學留下。
“老孔,巫術,詛咒之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