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傷。就像《紅樓夢》原著第三十四回中所描述的那樣,當時的寶玉正處於昏迷恍惚之間,眼前先是出現了蔣玉菡匆匆走來,向他傾訴著忠順府捉拿自己的事情經過;緊接著,金釧兒的身影也忽然浮現,哭泣著講述自己因為寶玉而投井自盡的悲慘遭遇。
當時金釧已經投井自盡身亡,這無疑給整個故事蒙上了一層沉重且悲傷的陰影。可為何曹雪芹會將一個活生生的人與一個已然逝去的人並列書寫呢?這其中定然蘊含著深刻的寓意和作者獨特的構思。
再看蔣玉菡這邊,他從忠順王府出逃後不久便又被抓捕回去。要知道,對於像他這樣膽敢逃跑的奴隸而言,忠順王絕對不會輕易放過。其遭受的懲罰想必極其嚴酷,極有可能會被打斷雙腿,從此失去行走的能力;亦或是被毀去那賴以謀生的美妙嗓音,使得他即便保住性命,餘生也只能在殘疾與痛苦中度過。可以說,此時的蔣玉菡可謂生不如死,過著無比悽慘的日子。
,!
曹公向來以善於運用隱喻手法著稱,此處關於蔣玉菡命運的描寫顯然也是一種隱喻,暗示著他未來那悲慘不堪的生活狀況。但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在程高續本當中,竟然將蔣玉菡刻畫成了一名功成名就的所謂“成功人士”。這種處理方式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因為它完全違背了曹公原本想要表達的意思,著實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商榷一番。
說到這裡,咱們再來談談蔣玉菡這個人本身。
蔣玉菡原本是一名優伶,所謂優伶,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戲子。在那個時代,這樣的身份地位可謂是極為低微的,被歸為下九流之列。而下九流之中,戲子這一行業更是排在倒數第三位,僅僅比乞丐稍微高出那麼一點兒位置,比起娼妓來都還要低四個名次呢。
襲人最終嫁給了蔣玉菡,然而這樁婚事遠非外人所想象的那般風光無限。實際上,自從她與蔣玉菡成婚之後,自己也就同樣淪為了下九流之人。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蔣玉菡之所以能夠獲得忠順王的寵愛青睞,並不僅僅是因為他擅長唱戲這麼簡單。從原著中的字裡行間細細揣摩,我們不難發現,蔣玉菡很可能是忠順王府家養的孌童。
要知道,孌童通常會接受一種長期且不健康的特殊培養方式,這種經歷極有可能導致他們喪失生育後代的能力。不僅如此,就連襲人自身也曾因賈寶玉那狠狠的一記窩心腳而受傷不輕,說不定因此落下了難以生育的病根兒。
綜合以上種種因素來看,襲人與蔣玉菡在婚後極有可能面臨無子無女的狀況。話說回來,在《紅樓夢》的第二十八回當中,曾經有過這樣一段情節:蔣玉菡、賈寶玉、薛蟠以及馮紫英四人聚在一起開懷暢飲。
蔣玉菡的酒令是“女兒悲,丈夫一去不回歸。女兒愁,無錢去打桂花油。”
曹公在這裡透過隱喻揭示了襲人的命運和結局,暗示了她會經歷貧窮“無錢去打桂花油”和最後被拋棄“丈夫一去不復歸”的結局。
結合獄神廟之後,襲人和蔣玉菡出於感恩,救濟並供養了落魄的賈寶玉。
陳星暗自思忖著,根據種種跡象來看,寶玉十有八九是在蔣玉菡家小住了一段時日。想那寶玉,一直在賈府過著養尊處優、錦衣玉食的生活。況且,他對於襲人而言,不僅曾是主僕關係,更是她的救命恩人。如此一來,襲人與蔣玉菡自然是竭盡全力地想要款待好這位貴客。
然而,儘管二人誠心誠意,但終究財力有限。沒過多久,家中的積蓄就所剩無幾,幾近耗盡。到了後來,就連平日裡再尋常不過的桂花油,襲人也沒有錢去購置了。
至於寶玉,以他的心性,想必終有一日會看破這滾滾紅塵,追隨那癩頭和尚與跛腳道人前往大荒山無稽崖而去。而蔣玉菡呢,原本就與寶玉私交甚篤,此番同處一室,更是促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