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時間線並未加入破曉城,所以南部聯合區被改造成了工業區,靈能研究院等機構基本都入駐在這片區域。
除了早期的破曉城規劃內容外,破曉城還引進了許多命運城裡的技術用於城市建設。
包括命運城獲取的靈獸體系現在也是破曉城裡的重要組成部分。
星城時期靈獸體系無法全面發展的因素之一在於星城的建設已經完成,根本沒有與靈獸配套的設施體系,導致許多大型靈獸的養殖變得困難,普通人也基本不會去接觸那些大型靈獸。
但破曉城不一樣,打造之初就已經開始了配套設施的建設。
除了靈獸商店外,甚至每個居民區都打造了不同靈獸的生活環境區。
例如適配水屬性靈獸的小區湖泊等等。
各種靈獸生活在破曉城裡不會有任何不便,對比星城,破曉城有著更高的包容性。
隨後守城戰士又介紹起破曉城裡的大量修煉體系功能建築。
這些功能建築基本都是由人族與銀月族攜手打造,其中銀月族的工程技術對破曉城的建設有著巨大貢獻。
短短數公里的路程,封棋就看到了兩座修煉體系建築。
一座是如山嶽般龐大的巨型平臺,平臺的上方懸浮著一顆菱形的巨大白色水晶,這座建築的名稱是守護神。
具體功能是能夠釋放能量霧氣,當釋放的霧氣與城市其他地區的守護神所釋放的能量霧氣相連線後就會形成籠罩整個破曉城的能量屏障,讓破曉城能夠隨時應對外來的打擊,也讓破曉城自成一方天地。
根據守城戰士的介紹,破曉城內現有208座守護神,其中還有數百座守護神正在建設中。
所有的守護神地基與貫通整座城市的能量軌道相連線,24小時供應運轉所需的能量消耗。
時刻開啟的守護神對能源的消耗巨大,好在銀月族為破曉城設計了一套能源迴圈裝置,讓消耗的能源中的80被重新吸收利用,讓能源的耗損減少了很多。
沿途看到的另外一座建築是氣象塔,這是一座通體潔白的巨型高塔,高度達到了108米,是當初參考精靈城裡的氣象樹打造的城市氣象調節系統。
在守護神的籠罩下,城市內沒有明確的四季變化,處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狀態。
城市內部能源消耗每天都能產生巨大的熱量,如果沒有城市氣象塔的調節,裡面就像是一個蒸籠,根本不適宜人類生存。
有了氣象塔,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
氣象塔除了能夠調節內部溫度外,還能模擬四季變化,讓內部環境更適宜人類生存。
破曉城內有一千多座氣象塔,其中有很多應用於靈田等靈植培育區域。
許多靈植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生長,氣象塔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透過模擬溫度、溼度等等條件,在特定的區域裡來創造靈植生長的環境。
沿途看到的守護神與氣象塔還只是破曉城裡的基礎修煉體系建築。
在守城戰士的指引下,他們很快又見到了一座修煉體系建築。
這座修煉體系建築的外形非常有特色,底座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正方體,佔地面積在800平方米,上方環繞著無數顆顏色不同的實體能量球,時刻處在運轉狀態。
在這座建築的周邊是一個小廣場,有許多人類身影盤膝坐在廣場附近修煉。
根據守城戰士的介紹,這座修煉體系建築名叫元素聚合,功能是能夠捕捉空氣中的不同屬性的元素力量,將其約束在小廣場這方空間裡。
在這裡修煉的基本上都是選擇術法為主要成長路線的術法戰士,在這裡修煉能夠加強他們元素親和力,達到對元素更強的掌控效果。
這類建築在破曉城裡被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