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心中滿是對秦國大局的考量,望著父王,眼神中透著堅定,只盼能以己之見,護大秦周全。
甘龍聽了,微微皺眉,心中暗自思忖:
“這嬴渠梁年紀輕輕,卻如此沉穩,若日後得價……”
念頭一閃而過,他面上卻不動神采,輕咳一聲,輕聲反駁道:
“公子所言雖有幾分道理,可若一味避戰,只恐寒了將士們的心,也會讓他國小覷我大秦。”
說話間,他目光有意無意地在群臣臉上掃過,似在尋求支援。
嬴虔冷哼一聲,斜睨了嬴渠梁一眼,眼神中滿是不屑與不服:
“二弟,你莫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
依你之見,難道要我們縮在城裡,等那聯軍打上門來?”
他心中不服氣,覺得嬴渠梁太過謹慎,錯失戰機,身為武將,他滿心渴望的是衝鋒陷陣,用手中利刃斬敵首級,而非這般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在他看來,戰場之上,勇者無畏方能取勝,過度謹慎只會貽誤戰機。
嬴渠梁看向嬴虔,神色誠懇,目光溫和卻堅定:
“大哥,我並非主張避戰,只是需謀定而後動。
當下,我們可一邊加強邊境防禦,據險而守,讓聯軍難以輕易而破;
一邊派細作深入敵軍,探聽虛實,尋找他們聯盟的致命弱點。
,!
待時機成熟,再雷霆出擊,必能一擊制勝。”
他深知大哥脾性,雖此刻意見相左,但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秦國正值用人之際,絕不能因內部分歧而亂了陣腳。
秦獻公聽著兩個兒子和大臣們的爭論,心中漸漸有了主意。
他抬手止住眾人話語,緩緩站起身來,高大的身形仿若一座巍峨高山,給人以無盡的威壓。
他目光堅定地環視一週,朗聲道:
“渠梁之言,甚合我意。
我大秦能有日前之局面,來之不易,不可貿然涉險。”
說罷,他踱步幾步,龍靴踏在朝堂地面,發出沉悶有力的聲響,每一步都似踏在眾人的心尖上。
“傳我令,即刻增派兵力前往邊境,加固防線,多備箭矢、滾石等守城器械;
同時,選派得力干將,喬裝潛入聯軍,密切留意他們的一舉一動,一有機會,即刻回報。”
群臣齊聲領命。
嬴虔雖心有不甘,卻也不敢違抗父命,暗暗握緊了拳頭,指節咯咯作響,心中想著:
“但願二弟這謹慎之策莫要誤了戰機,否則,我定要親自率軍,與那聯軍大戰一場,絕不能讓大秦陷入險境。”
嬴渠梁見父王採納己意,微微鬆了口氣,可心中那根弦卻繃得更緊。
他深知,這場與聯軍的對峙,關乎秦國興衰,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他暗自下定決心,定要協助父王,守護好這大秦江山,哪怕付出一切代價。
與此同時,秦國國內亦因戰爭陰影而暗流湧動。
百姓們雖為石門大捷歡呼雀躍過,可如今聽聞聯軍壓境,又不禁憂心忡忡。
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這剛過了日子安穩,咋又要打仗了?”
“聽說那聯軍人可多了,咱秦國能扛得住不?”
商人們擔心生意受阻,囤貨居奇者有之,收縮鋪面者亦有之;
農夫們望著田間莊稼,默默祈禱戰火莫要殃及,毀了這一年的收成。
而在秦國後宮,夫人們也各自懷揣心事。
嬴渠梁的母親聽聞兒子在朝堂上的建言,既為他的沉穩聰慧感到驕傲,眼眶微微溼潤,又忍不住為他擔憂,在屋內來回踱步,腳步急促慌亂,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