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我愛聽,我愛聽啊!”
“哈哈哈......”
“噯噯,您別光笑啊!”
“咱們兩家就您一個主事兒的了,大主意得您拿!”
“您看明年成嗎?”陸飛說道。
“成啊!”
“就明年了。”
“回頭我研究個好日子,咱們在具體商議。”
“么妹兒這孩子我從小看到大,終於是我們夏家的媳婦了。”
“來,咱爺倆乾一杯。”
對於么妹兒跟夏凱的婚事,根本沒什麼好研究的。
兩家關係莫逆,對於彼此更是知根知底兒。
以么妹兒性格,陸飛更不用擔心妹妹被夏凱欺負。
陸飛不要聘禮,夏家不要嫁妝,根本不會有任何糾紛。
爺倆兒喝了一杯酒,么妹兒這才扭扭捏捏的進了屋。
瞪了陸飛一眼,坐下來低頭不語,裝的那叫一個淑女。
陸飛笑了笑,話鋒一轉開口問道。
“老夏,你知道將軍廟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嗎?”
敲定了夏凱和么妹兒的婚事,老夏心情好的不得了,難得給了陸飛最燦爛的笑容。
喝了一口酒,老夏說道。
“這個我還真清楚。”
據老夏和劉奶奶描述,明朝之前,這個村子只有六戶人家,村子的名字就叫六家。
除了六戶人家外,還有一個不大的道觀,裡面供奉的是三國時期蜀國大將軍姜維的木雕塑像。
據傳說,姜維死於魏軍手上,先是被殺,而後又遭遇剖腹取膽五馬分屍。
當時姜維部下搶走了姜維的部分失身和衣物,在神州各地分別埋葬。
但至於都埋在哪裡卻是眾說紛紜。
有的說巴蜀廣元劍門關景區的平襄侯祠,是其中之一。
還有的說,姜維的部下偷偷將他的頭顱割下來,帶回姜維老家甘肅天水,埋在了姜維曾經屯兵的地方。
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版本,巴蜀蘆山縣、汶川縣、江油縣等十幾處地方,均有姜維墓的存在。
但本地人卻流傳著另一個版本,說是六家村的道觀,才是姜維真正的埋骨之地。
而且更為誇張的傳說是,道觀的老道,就是大將軍姜維的後人。
之所以把道觀建在這裡,就是給姜維守靈。
後來滿清入關後,將道觀推倒。
雖然道觀和姜維的塑像沒有了,但將軍觀的名字卻流傳了下來。
後來人們覺得將軍觀叫著彆扭,才改為現在的將軍廟村。
聽到這裡,陸飛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劉奶奶,您是這裡的老人了,您知道當年的道觀建在哪裡嗎?”
“不知道。”
“道觀沒了都幾百年了,知道的人早就死光了。”
劉奶奶雖然不知道具**置,但陸飛心中卻有了大膽的猜測。
陸飛懷疑,當年劉奶奶老伴兒挖到竹簡書的地方,就是道觀的遺址。
而這裡的傳說或許不是傳說,而是事實。
道觀裡的老道,很可能真的是姜維的後人。
這些竹簡書,應該是姜維留下的遺物。
滿清士兵進駐六家村,姜維後人匆忙逃竄,笨重的竹簡書無法帶走,這才裝缸埋於地下。
所以到現在,埋在地下的時間只有三百多年,而不是一千八百多年。
再因為某些特殊環境的巧合,珍貴的竹簡書才可以完好的儲存下來。
這是唯一說的通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