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到我,我很感激,可是我年齡小,村裡還有很多更有資歷的叔伯輩,是不是他們更合適去?”
劉德水在陳秀麗種的藥材旁停了下來。
“又不是去坐席,需要按輩分安排座位,這是去學習,是正事。”他捏著一片有些發黃的三枝九葉草,“你鼓搗了好幾年,就不好奇為什麼種不好?”
“我當然想去,就怕去了您不好和村裡其他人交代。”
“這是考試,派個大老粗過去,回頭連個結業證書都考不下來,咱們黃泥崗丟不起那人。”
陳秀麗輕笑一聲,“哪有那麼誇張?”
“秀麗。”劉德水神色突然鄭重起來,“村裡的情況你也知道,自從退耕還林以後,不少人都出去打工了,你說這兩口子長期分居,孩子長時間看不到自己爸,總歸不是事。如果在家裡能掙著錢,誰也不愛撇家舍業的。”
被劉德水這麼一說,陳秀麗心情也有幾分沉重,她不止一次聽見上門賣藥材的婦女說過,自從男人出去打工以後,兩口子都生分了。
“咱們村裡有很多好東西,山野菜,藥材,蘑菇,還有林蛙,可惜,除了藥材能賣出去些,其他都不行,我打心裡希望你和大力這次藉著難得的機會,能學點硬通貨,也和其他村裡的人多交流交流,把那能致富的資訊套回來些。”
“你想啊。”劉德水滿懷憧憬,“以後村裡有種木耳,蘑菇的,還有養豬,養牛的,再加上你這養藥材的,咱們黃泥崗的日子就越來越好了,我歲數大了,就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家家戶戶都有餘錢,餐餐都能吃得起肉。”
劉德水描繪的畫面,也讓陳秀麗心馳神往,“劉叔,有你這樣一心為村裡著想的好書記,咱們村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不說那個。”劉德水擺擺手,“時間是8月20號,你提前安排好君君,到時候和大力一起過去。”
陳立業十分支援陳秀麗去參加培訓,自告奮勇在她離開家的這段時間替她收藥材,君君則被王萍接到了陳家。
陳秀麗沒有了後顧之憂,帶著一絲忐忑,更多的還是興奮踏上了培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