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出如此真實的人物的?”
潛臺詞是在說,你是不是在針對我們這些人?
“我就是自己瞎琢磨罷了。“蘇懷輕描淡寫地笑了笑,卻是讓老劉等人不寒而慄。
他們都越發覺得,蘇聖人寫的這個劇本,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編。而是組織上有人提供了案件材料細節!否則他怎麼可能塑造出這樣真實的細節來?
蘇懷倒是沒想這麼多,他不知道通常的反腐劇,都是有“延遲性”,就是總結一些過去的案件,經驗,然後寫成劇本,拍出來,能播放時,很多以前官員慣用行為舉止,其實都已經過時了。
可這部《人民的名義》在這個時空還很“超前”,甚至很多做法,就是現在官場上流行的一些趨勢!
當這些細節,在電視上呈現出來,就會給那些官員極大的震撼!
劇集裡這些劇情,彷彿在告訴他們,你怎麼偽裝都沒用!組織都曉得你們的手法。
這就好像一群自鳴得意,作弊的學生,突然發現臺上老師早就知道他底下的那些伎倆一樣,那種突來的恐懼感是非常有震懾力的!
在這些官員看來,這部《人民的名義》意義,遠遠超出蘇懷的預期。
原本的《人民的名義》有55集,但是劇情卻稍拖沓,蘇懷精簡了其中的不必要的內容,壓縮為了30集,讓前期的故事更加明朗化。
第一天連著兩集的播放,實際上卻是原版前四集的內容。
除開了一開始就預告了丁義珍逃亡新歐,華夏警方毫無辦法這個內容之外,其資訊含量之大,遠超以往任何的華夏劇集。
其中,除了塑造主角侯亮平,和陳岩石這兩個極為正面的人物之外,漢東省的一眾官員的群像,卻更是精彩絕倫,完全讓人看不出,誰是奸,誰是善。
特別是其中那個市委書記李達康,帶領著公安幹警,一邊穩住來求情的退休幹部陳岩石,一邊準備強拆大風廠。
其狠辣果決,令在普通的觀眾看來,絕對是一名“惡官”,很多人都一邊看,一邊罵:
“這李達康,肯定是收了房地產商好處的,強拆老百姓的廠!”
“太壞了!”
而更令人厭惡的是,李達康在面對僵局時,突然接到了上級沙瑞金的電話,立刻就變臉,諂媚地拍著馬屁:
“舉著骨頭當火把,沙書記~~您這話深刻啊~”
按照常理來說,愛拍馬屁的人,幾乎就與“正直”“好官”掛不上勾了,而這李達康也是一心直想著政績,沒有陳岩石那樣正直。
當知道陳岩石只是個刺頭老幹部時,他嗤之以鼻,當知道省委書記和老頭關係匪淺時,他的態度立馬180讀大拐彎。
而且他的拐彎非常巧妙,優雅,他是靠著和陳老一起同甘共苦,對群眾真摯道歉,贏得了陳老的認同。
可當很多人大罵李達康時,卻有不少觀眾們,竟然有些同情李達康起來,甚至能夠感受到李達康這個人身上的痛苦和無奈。
要知道,他的拆遷是依法拆遷,大風廠的員工是不服法院判決,違法抗議。
可結果呢,李達康這個市委書記,依法辦事,事情沒辦成,還當眾要給這些違法的大風廠職工低頭道歉。
所有的民心都讓陳岩石這位老好人得去了,他辛苦了半天,還得了個罵名,被人傳到網上去了,也是夠可憐的……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開啟民智
與以往,華夏劇集中的官員,或是清官高大全,或者貪官奸詐狡猾的形象不同,蘇懷塑造的李達康這個人物,非常真實的,讓觀眾們看的時,都能感覺到“官員也是人”這個清晰的概念
這李達康是好,是壞?是貪,是清,都令人難以捉摸。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