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選省內十大傑出青年和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劉明耀和魯薇都有提名。劉明耀提的是全國十大傑出青年,魯薇是全省十大傑出青年。這當中有多少暗箱操作或者其他方面因素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總體來說事情確實在朝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最起碼的,這種政府方面的承認對我們來說是件好事。
劉明耀對這個結果顯然有點不太滿意,按他的說法,就算他和魯薇還有蔡青都被選上全國十傑都綽綽有餘。針對這種弱智想法,他還理所當然地指著當時一個年近50歲的著名企業家的報道說:“就這樣也叫青年?比我還不要臉!”
我點頭附和:“是啊是啊,其實他就是在告訴你,你還能當幾十年傑出青年。”
劉明耀朝我比了下中指:“爛人。”
我嘿嘿賤笑。
十大傑出青年的事兒基本上是板上釘釘沒得改,來了這個榮譽的同時也就是告訴我們該撒錢了。年末,太陽集團公幾個分公司各自表示了自己的意思,給政府,給貧困線以下的孩子,給養老院,都捐了大把的錢。我偶爾也會很疑惑,這些錢最後會落實在什麼地方呢?能改變什麼呢?就算比爾·;蓋茨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分出來,又能解決什麼呢?
解決問題的根本到底還是不在撒錢,雖然賺錢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
經濟體制的進化、物質條件的升級、人口素質和精神文化的提升,太多事需要太多人做,偶爾想一想,會覺得很無力,然後又覺得很熱血,覺得自己是在創造一些東西。
“真的是在創造麼?”
偶爾我會苦笑著面對鏡子,這樣問自己。
連我自己的文字和思想也不過是繼承而來的,又何來創造之說?
說白了,我也不過是一個傳承者罷了。
當然,這種稱謂對我來說已經是極大的讚譽。目前來說,我已經很滿足。
劉明耀和魯薇確定了要拿到傑出青年頭銜之後,我把人都喊過來,宣佈了一件大家都一直關心的事。
我要重組公司。
大家對這個事都多少有一些心理準備,我把周世昌找來搞銷售只是個前戲,算是為公司重組打下基礎。隨後我讓周世昌自立團隊,自是希望能讓大家接受這種變化,並且讓他們相信,變化所帶來的結果只能變好不會變壞。事實證明,最近幾個月公司的業績只好不壞,一路高歌猛進,大家都很有信心。
只要大家隊我還有這種信心,我的大多數決定都能比較順利地執行。
我在大家的關注中提出了集中目前所涉及產業和資源的想法。
像現在這樣,硬體生產,軟體開發,軟硬體銷售,還有網路工程部分,依然統統併入到太陽電子旗下,包括之前被我們“注入資金”的公司和工作組,以及姜博士的那個深圳工廠。
孫長祿的飲食連鎖和茶飲料廠還有味精廠並在一起,成立新的飲食集團,名稱上開始擺脫太陽集團,名字我讓他們自己定。我反覆強調,一定要在品牌上進行分散,順著目前品種多樣化的潮流,把飲食類產品的品牌徹底獨立開。
至於房地產和投資方面,讓魯薇重新搞一個新公司殼子,把投資專案都並進來。
另外再起一個文化公司的名頭,把出版和影視方面的事都集中到文化公司裡,讓蔡青負責。
周世昌依然獨立在外一個團隊,負責推廣和營銷。96年中國正要興起概念營銷大潮,全國人民都在學他那套。他原來的老闆只從他手裡學了狂打廣告,打到95年底已經有點底氣不足,過了1月份原來那個保健品公司開始鉅額虧損,加上貨款要不回來,幾乎所有同行業人士都可以肯定,這家曾經名噪一時的保健品公司算是完了。
如果沒記錯的話,96年保健品的新奇蹟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