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大仲府,大堂之上。
“閻象!”
待楊弘同閻象言明始末後,袁術面帶怒容,沉聲道:“孤欲擇日發兵,剿滅河內張楊,以壯大仲府之威,你以為如何?”
“主公,此舉不妥!”
閻象聞言神色驟變,忙道:“萬不可如此行事,如今吾等所得知的訊息,僅為董昭的一面之詞,僅憑如此,卻是不能妄下定論!”
“主公若如此行事!”
“豈不令得大仲府治下,各個地方主官寒心?”
“依屬下之見!”
“當遣督軍出使河內郡,若張楊果真有不臣之心,有董昭暗中相助,其必難逃督軍的眼睛,如此方能據理而佔大義,將其收押問罪,再順勢,將河內郡納入囊中!”
“若張楊斬殺了督軍!”
“吾等再從長計議,發兵河內亦為時不晚!”
在閻象的眼中,與河內郡根本就沒有動兵的必要,人家董昭已將河內局勢寫得明明白白,郡內諸多文武,皆有投效大仲府之心。
只要大仲府秉持大義。
遣派一眾使臣前往河內郡,便可將此事化解於無形,董昭所言屬實,那便是大功一件。
反之,便讓他們兩兄弟共赴黃泉。
無論如何,都不用大動干戈。
張楊不僅為地方主官,更是大仲府新投效的官吏,閻象也不敢保證,是不是董昭此人,欲誣陷張楊以求上位。
若是不問青紅皂白,就將張楊定罪。
日後大仲府所轄,其他的官吏亦會紛紛效仿,如此不但會令大仲府陷入混亂,更會使地方官吏心寒。
閻象自然不願見到此種情形出現。
至於那張楊若是斬殺了督軍。
閻象也只能說,是那督軍命該如此。
屆時,他們大仲府佔據大義,再對河內郡的張楊發兵,誰也挑不出毛病。
“主公!”
楊弘聽完,沉吟道:“屬下以為閻主簿所言,亦不無道理,卻是不應只聽董昭的一面之詞,遣督軍前往河內,乃必要之事!”
他這個時候也反應過來。
在先入為主的情況下,他的確覺得張楊極可能有問題,可回過頭一想,萬一是董昭兄弟居心叵測,那也並非是不可能。
“嗯!”
袁術蹙眉沉吟片刻,點頭道:“那就著萇奴攜一隊人馬走一趟,若張楊有不臣之心,孤予其先斬後奏之權!”
“主公英明!”
閻象楊弘二人聞言,朝袁術恭敬施了一禮,萇奴乃大仲中樞府的小將,其人對主公忠心耿耿,由對方帶隊前往河內郡,他倆也沒意見。
十月中旬,冀州。
魏郡,鄴城太平府。
張靖坐於主位,手持李儒送來的太平農書,神色專注且認真,對於農耕之事,也不知道是不是骨子裡基因的緣故,他是真看得進去。
太平農書之中。
囊括了十餘種主要農作物,及三十餘種果樹、藥物、蔬菜、花卉的詳細種植,堪稱包羅永珍。
張靖看了兩個時辰,意猶未盡的將其看完,眼中滿是振奮之色,暗道:“經學什麼的,離老百姓太遠,太平農書才是老百姓的圭臬聖典!”
就拿簡單的粟米來說。
要是按照農書上面的種植方式,其畝產定能增長五成以上,因為農書上的種植方式,皆屬於精耕細作。
以如今太平府治下百姓的情況。
全部精耕是不可能的,畢竟耕牛和人力都有所不足,但每個百姓都有十畝地,從中擇出兩三畝用以精耕,也是非常不錯的。
“主公!”
郭嘉快步入內,面上帶著一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