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 (第4/5頁)

夫人無之(8)。成王小疑,天大雷雨。如定以臣葬公,其變何以過此?《洪範》稽疑(9),不悟災變者,人之才不能盡曉,天不以疑責備於人也。成王心疑未決,天以大雷雨責之,殆非皇天之意。《書》家之說,恐失其實也。

【註釋】

(1)帝乙:殷紂王的父親。據《史記·殷本紀》作“武乙”,是紂的曾祖父。被雷擊死的是他,而不是紂父帝乙。

(2)射天:據《史記·殷本紀》記載,武乙做了一個代表天神的假人,親自同他搏鬥。又用一個皮口袋裝上血用以代表上天,並親自用箭射它。毆:擊。

(3)涇、渭:涇河和渭河,均在陝西中部。“涇、渭”當作“河、渭”。《史記·殷本紀》、《竹書》、《史記·封禪書索隱》並作“河、渭”,可證。

(4)鄒伯奇:王充在本書中多次提到他,生平事蹟不詳。《案書篇》、《對作篇》稱他為“東番人”,著有《元思》及《檢論》。亡秦:這裡指秦朝的統治者。

(5)地:據遞修本當為“死”字。

(6)採:採取。這裡有表彰的意思。

(7)介:通“芥”。小草。纖介:形容細微。

(8)夫:那。夫人:指孔子。

(9)《洪範》:《尚書·周書》中的一篇稽:考核,分析解決。稽疑:分析解決疑難大事。

【譯文】

有人說:“紂的父親帝乙,用箭射天又擊打大地,當他在黃河、渭水之間行走時,雷電擊殺了他。這是上天用雷電來誅殺無道的人。”帝乙的罪惡,與桀、紂相比哪一個更大呢?鄒伯奇評論桀、紂的罪惡比不上秦朝,秦朝又比不上王莽,然而桀、紂、秦朝、王莽的滅亡,不是由於雷電誅殺了他們。孔子編寫《春秋》,表彰極小的善行,貶斥極細的惡舉。表彰善行不誇大他的美德,貶斥惡舉也不超過他的過錯。用重罰處理小過錯,孔子沒有這樣做過。成王稍有猶豫,天就降下大雷雨。如果成王決定按照臣子之禮安葬周公,上天將會降下什麼比這更嚴重的災變呢?《洪範》中分析解決疑難大事,並沒有講到要用災變來使人對疑難之事省悟,這是因為人的才智不能什麼都通曉,上天不會由於人有了猶豫就對他加以責備。成王心裡猶豫不決,上天用大雷雨責備他,大概不是皇天的本意。《書》家的解釋,恐怕有失真實吧。

齊世篇第五六

【題解】

“齊世”,就是古今社會齊同。“聖人之德,前後不殊,則其治世,古今不異。上世之天,下世之天也。”“上世之民,下世之民也。”這就是《齊世篇》命名的含義。本篇的主旨在於批判漢儒尊古卑今的社會歷史觀。

俗儒認為,上古帝王的功德,社會的風俗,甚至古人的體格壽命都勝過後代。而王充指出,人和物一樣,都是承受天自然施放的氣而產生的。古代現代都是同一個天,“天不變易,氣不改更”,“氣之薄渥,萬世若一”,所以古人今人的本性是一樣的,古今帝王的功德,社會風俗,人的體格壽命並無不同之處。說古代什麼都比今天好,是由於“世俗之性,好褒古而毀今,少所見而多所聞”造成的。但王充卻犯了以今況古、齊同古今的毛病,關鍵在於為漢朝說法,所以本篇消極因素多於積極因素。

【原文】

56·1語稱上世之人(1),侗長佼好(2),堅強老壽,百歲左右;下世之人,短小陋醜,夭折早死(3)。何則?上世和氣純渥(4),婚姻以時(5),人民稟善氣而生(6),生又不傷,骨節堅定,故長大老壽,狀貌美好。下世反此,故短小夭折,形面醜惡。此言妄也。

【註釋】

(1)語:一般說法。

(2)侗(tǒng筒):大。侗長:指身材高大。佼:

最新小說: 網遊之經商聖手 火影:從百分百完美虛化開始! 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 NBA:我帶威少建王朝 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 長相思之為相柳扭轉乾坤 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 開啟檯球皇帝生涯 孤僻高冷謀士拒絕談戀愛 殺神快跑,你物件玩狙的 四合院之剝奪一切 綜影視之今安 零度狂歡 綜影視:一不小心甜過頭 率土:最強僱傭兵 網球傳說之她的天下 當原神照進現實 何雨柱重生變聰明 在平行世界的她們很幸福 穿海:海上建堡壘,戰四海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