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番茄集團總部的新聞釋出大廳內座無虛席。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灑在每一個角落,明亮卻不刺眼,映襯出一種莊嚴的氛圍。全息投影螢幕懸浮在半空,螢幕上閃爍著一行大字:“人類未來的能源革命——戴森球計劃。”
劉涵站在舞臺中央,筆挺的深灰色西裝勾勒出他修長的身形。他的目光掃過臺下的觀眾,既有科技界的權威學者,也有各國的政要代表,更有來自全球的媒體記者。每個人的神情都透露出緊張與期待,彷彿即將見證一場劃時代的宣告。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各位,感謝你們的到來。今天,我將向全世界宣佈一項將徹底改變人類命運的計劃——戴森球能源系統的建造。”
話音剛落,全場一片譁然。有人忍不住低聲議論,有人瞪大了眼睛,還有人迅速在筆記本上記錄。一些記者甚至直接舉起了攝像機,生怕錯過任何細節。
劉涵的神情冷靜而自信,他抬手輕輕一劃,全息螢幕上浮現出一幅壯麗的星際畫面。無數小型太陽能採集衛星環繞著太陽,形成一個巨大的能源網路,彷彿一座無形的能源堡壘。
“這是戴森球計劃的核心構想,”劉涵繼續說道,語氣中透著一種不可動搖的力量,“透過番茄ai的計算與控制,我們將建造一個環繞太陽的能源採集系統,徹底解決地球能源短缺的問題。”
臺下的觀眾屏住了呼吸,目光緊緊盯著螢幕。一名學者忍不住站起來,語氣中帶著難以抑制的激動:“劉總,這真的有可能實現嗎?建造戴森球,這可是人類從未觸及的領域!”
劉涵轉頭看向他,目光如炬,聲音堅定:“我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番茄ai的運算能力和資源分配系統,將讓這一切成為可能。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在月球上建立了第一座基地,為戴森球的建造提供後勤支援。”
話音剛落,全息螢幕切換到月球基地的實時畫面。一座龐大的銀白色建築群靜靜地矗立在月球表面,周圍是自動化的採礦機器和運輸車,忙碌而有序。基地上空,一艘無人運輸飛船緩緩降落,將採集到的稀有金屬裝入運輸艙。
“這是我們的月球基地,”劉涵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它不僅是資源採集的中心,也是人類邁向外太空的第一步。透過月球,我們將獲得建造戴森球所需的關鍵材料,同時為未來的星際殖民打下基礎。”
全場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驚歎聲。一名記者舉手發問,語氣中帶著一絲質疑:“劉總,您提到的這些計劃聽起來令人振奮,但是否考慮過技術和倫理上的挑戰?比如,戴森球的建造是否會對太陽系的生態產生影響?”
劉涵的目光微微一凝,隨即嘴角揚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他的聲音依舊平穩,卻多了一分不容置疑的力量:“技術的每一次進步,質疑和挑戰都是必然的。但正因為有了番茄ai的支援,我們能夠做到精準計算,確保戴森球的建造不會對太陽系的生態產生任何負面影響。至於倫理問題……”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語氣沉穩而有力,“我想問的是,當我們有能力讓每一個人擺脫能源匱乏的困境時,這本身難道不是最大的倫理進步嗎?”
他的反問如同一記重錘,擊中了每個人的內心。會場陷入短暫的靜默,隨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許多人忍不住站起身來,為他的遠見和堅定喝彩。
後臺的燈光柔和而安靜,林薇站在一側,目光定定地注視著舞臺上的劉涵。他的身影在聚光燈下顯得格外挺拔,那種篤定和從容讓她心中湧起一陣複雜的情緒。她欽佩他的遠見和魄力,卻也無法抑制心底那一絲隱隱的擔憂。
釋出會結束後,劉涵回到後臺,剛邁下臺階,林薇便迎了上來。她遞給他一瓶水,聲音中帶著一絲關切:“涵哥哥,這次的釋出會很成功,但你真的不覺得這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