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著黑河境內的第一師團後路的問題。方正必須守住,這是梅津美治郎的觀點。
經過一個多月的反覆拉鋸苦戰後,十四師團兵力不足的情況,梅津美治郎並非不知情。只是他現在手頭能調動的實力實在有限,調集援軍需要時間,而從那裡調集援軍更需要反覆的掂對。第一階段損失的大批部隊,需要新的去填補。對於喜多誠一援軍的要求,梅津美治郎也只能先拖著。
實際上從十一師團一去沒有了音訊後,梅津美治郎就琢磨從那裡抽調兵力去填補那個巨大的漩渦。可一下子損失了四個師團,這麼大的窟窿那裡是那麼好彌補的?雖然手頭還有幾個師團,但一個蘿蔔一個坑。抽調那個都要反覆掂量。
而且從前一段的戰事來看,抽調少了,是給人家送上門的菜。抽調多了,整個關東軍的後防就全部空虛了。尤其是在剩餘的幾個師團不是情況不盡如人意,就是位置關鍵動彈不得的情況之下,抽調那個師團北上增援,對於梅津美治郎來說很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去年秋季作戰損失最大的二十四、二十五師團因為補充緩慢,到還沒有增補完畢不說。一個在熱河鎮壓活動越來越猖獗的共產軍,另外一個則擔負著保證新京外圍的防禦。那個都輕易的調動不得。
剩下的幾個師團中,去年幾乎打成了光桿的第二師團雖說因為比較聰明,出征前聯隊以上的軍旗一面都沒有帶。使得沒有因為去年的慘敗,丟失軍旗被撤銷編制,但是也因為損失巨大,調回國內重新整補去了。剩下的二十八師團還要擔負整個南滿,尤其是新京到瀋陽的防務。
至於五十一、五十七兩個師團還在組建之中,尚未完成編組。炮兵、搜尋等技術兵種還尚未配備齊全,戰鬥力還有限的很。而且這兩個師團一個要負責保障黑河的第一師團、興安地區的二十三師團後路,並隨時策應這兩個師團作戰。
另外一個駐紮在琿春地區,要保證滿洲與朝鮮之間聯絡,並保障滿朝蘇三國邊境,尤其是保障關東軍與朝鮮軍之間陸路聯絡的安全。這兩個師團均責任重大,與二十三師團類似,沒有東京大本營的命令,自己根本就無法調動。
二十三師團是負責西滿地區防禦蘇軍的主要力量,大本營是輕易不會同意調動的。而第九師團,雖然已經抵達旅順地區,卻遲遲不北上。還沒有等自己張嘴催促,調個頭又被調到了朝鮮軍。也就是說東京大本營原來答應的第九師團,不會在按照原來的計劃調撥給關東軍。
至於最後一個第一師團,是沒有人敢輕易讓他上戰場的。第一師團代表什麼?是近代日本陸軍的老祖宗,第一個組建的師團,這從其代號玉上就可以看得出其尊貴。其軍官出身大部分非富即貴,幾乎彙集了日本所有權貴從軍子弟。
這個第一師團與通稱宮的近衛師團並稱日軍兩大豪門,現任參謀總長載仁親王就曾擔任過第一師團的師團長。要是第一師團再折了進去,就算大本營會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天皇和參謀總長閣下也不會饒了自己。
手頭上的師團看似不少,可撥了來、拔了去,梅津美治郎卻找不到多少眼下可以調動之兵力。除了十二師團與二十九師團之外,梅津美治郎尷尬的發現自己手頭已經沒有可用之兵了。只是調動這兩個師團他實在心裡面有些打怵,生怕再把關東軍最後兩個可以用於機動的師團在填進去。
但在十四師團現在所處的位置極端重要,不能不救的情況之下。在十二師團已經被對手纏上根本就無法西調的情況之下,梅津美治郎還是決定以二十九師團為基幹,加上抽調駐哈爾濱的獨立第二警備隊快速的增援十四師團。同時將駐紮在新京至哈爾濱鐵路沿線的二十五師團火速調往哈爾濱,在接替擔負哈爾濱防禦的同時,作為第二梯隊。
對於眼下已經是火燒眉毛的梅津美治郎大將來說,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