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或是暗中的敵人,而是他們的盟軍。
其實無論是重慶方面,還是苦心積慮完成校長任務的這位西北王。心中也都相當的清楚,只要自己不動手,陝北是不會在這個時候大打出手的。人家調兩個旅進駐隴東,更多的是加強防禦。
但除了那二位不想給中央軍當槍使的實力派之外,重慶的這一對總想趁人之危的師生做出這些舉動,卻出於某種不太好的心態。更何況在眼下這種所謂難得機會的情況之下,這二人明顯有些蠢蠢欲動。
雖說陝北已經做了一些防範,並調集精銳進入陝甘寧邊區,但是這並未徹底的打消,自認為現在有幾十萬大軍,可以隨時投入到陝北的重慶那位最高當局想法。自持手中兵力強悍的他們,多少還是難以壓制住心中有些躍躍欲動的渴望。
只不過二人都已經打定主意先讓雜牌軍,尤其與陝北有血仇的青馬先去衝鋒陷陣。到雙方兩敗俱傷的時候,自己出手收拾殘局。如果美國人追究起來,也可以用二馬去當這個替罪羊,給美國人一個交待。
不過儘管重慶和八戰區,為了應對局面下足了功夫。但針對八戰區重新部署一事,那就不是歸楊震操心的問題了。這件事情自然有中央去應對,他這個被主席戲稱“東北王”的大區司令員,還是不要插手為好。
有些事情做的太多了,反倒是會被人認為自己的手伸得太長了,很容易遭忌諱的。所以他只調了兩個旅進入陝甘寧,但是卻將部隊的指揮權,全部都交給了中央軍委與留守兵團,自己再也沒有過問。
不過在會戰結束之後形勢整體已經出現的變化,讓楊震第一件事情就是飛抵延安。與主席、軍委各位領導,以及已經從晉綏返回中央的老總、晉綏軍區司令員,包括隨同楊震專機抵達的挺進軍兩位老總,從晉察冀趕回的副總指揮。
研究關內部隊進入東北整訓的問題,最關鍵的是各大戰略區的調整,特別是新解放的地區分屬問題。在戰略區完成調整之後,他才能重新的調整兵力。調兩個旅進入陝甘寧邊區,只不過是他順手而為而已。至於在重慶方面內部,引起這麼多的風波,卻是他也沒有想到的。
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
楊震認為在會戰已經結束,整個華北戰場形勢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之下,現在對於整個戰略區應該做一個重新的調整。他眼下還在晉北的部隊,在眼下已經達成當初制定的此次會戰發起目的前提之下,也該撤回東北休整和補充。
中央也是考慮到此戰過後華北戰場的整個形勢變化,已經與戰前截然不同。也就同意楊震的請求,決定利用目前交通比較方面的機會,將涉及到的幾大戰略區主官,全部召集回延安開一個會。
眼下副總指揮的指揮部,就在距離晉北近在咫尺的晉察冀北嶽區境內。而挺進軍司令部,就在與集寧和大同既有鐵路想通,又有機場的張家口。到延安不用在像過去那樣,要透過無數道日軍的封鎖線。明明兩天的行程,卻只能硬生生的拉到半個月,甚至一個月都沒有準。
此次接到中央返回延安開會的通知,副總指揮與從晉東南趕來的太行軍區代司令員,太嶽軍區司令員和政委。在大同直接上了抗聯的一架英制輕型運輸機,三個多小時就抵達了延安。而楊震在去東北的中途,直接在張家口落地,將挺進軍的二位老總接上直飛延安。
這次會議幾乎是中央在七七事變之後,歷次召開大區會議所需時間最短的一次。全國各大戰略區,除了山東和新四軍各部之外,華北最重要的幾大戰略區,軍政主官幾乎全部都到齊。
在開了整整五天的會議,在幾經協商之後最終敲定晉北、綏遠、察南等新解放的地區的歸屬。華北境內新解放的地區,以同蒲鐵路和平綏鐵路集寧段為界限。同蒲路、平綏路以西包括綏遠、晉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