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高射機槍的總重,也就與九二式重機槍差不多。
這麼長途的奔襲,各級指揮員必須要考慮到部隊的體力,能不能在抵達作戰區域之後,立即完成展開。一旦體力耗盡,抵達作戰區域無法完成立即展開,那麼這種長途奔襲對於作戰來說意義並不是很大。戰局歷來都是瞬息萬變,不能展開反倒是很容易被敵軍反包圍的。
但挺進軍的這個團,在奔襲途中雖說也有大量的掉隊人員,但是在抵達目的地之後,建制保持完整,部隊依舊有立即轉入作戰的能力。這一點,讓李明峰相當的佩服。至少他的部隊,很難達到這個水平。
長途奔襲以及敵後分散活動能力極強,都是李明峰認為挺進軍部隊,是最適合這種敵後穿插作戰的主要原因。至於他手下的抗聯部隊,更為適合正面突擊,與淺縱深的穿插迂迴包抄作戰。
最關鍵的是這些部隊,常年的敵後複雜環境之下活動。對敵佔區短時間之內的政治動員和宣傳能力,遠不是現在已經有了完整的,現代化徵兵制度的抗聯可以相比的。這一點從去年熱河戰役期間,挺進軍在熱河戰場活動時間並不長,但是卻動員了大批新兵可以看出來。
抗聯的補充兵員制度,是建立在完善的戶籍制度之上。根據地內所有的青壯年,無論是學校還是工廠,乃至所有的鄉村,只要在戶籍上的四十歲以下,十八歲以上身體健康的青壯年,都要受嚴格的義務軍事訓練。
在完成第一年累積兩個月的基礎軍訓時間之後,全部編入預備役名單。中學生在中學一年級開始,便有軍事體育課程。待到年滿十八週歲之後,在編入預備役名單。如果持續升學,除非被選派出國留學,否則這名單上他的名字一樣要保留到四十歲。
當然按照抗聯的規定,不到最後一分鐘,大學生、高中以上的畢業生、各級教師、工程技術人員、熟練技術工人,一律不在每年徵兵的名單上。這些人的名字在預備役的名單上,實際上是單獨列出來的。
同時鄉村以村為建制,設立民兵排。以鄉、區兩級,視當地人口數量設立民兵連、營,以縣建制設立民兵團。在城市也以街道和工廠為建制,分別按照工人數量的不同,設立民兵營連排等建制單位。
鄉村在鄉一級,城市在街道一級,工廠超過五十人以上,都設立有連級武裝工作部。縣一級,設立有營職武裝部,由地方軍分割槽負責。統一負責新兵動員、民兵也就是預備役人員的訓練,儲備武器彈藥以及軍裝。
這些武裝工作部,所有的幹部都是現役官兵。這些官兵雖說基本上都是因為傷殘,或是其他某些原因,已經無法在上戰場,但是都實際作戰經驗豐富。在部隊之中至少擔任過班長職務,熟悉作戰、帶兵。
而所有民兵建制單位的人員,都是預備役名單上的人員,平時作為民兵參加訓練。一旦需要,立即成建制的補充進入部隊。即便未徵兵,但每年也要進行一定時間的軍事訓練。輕武器的拆卸、射擊、白刃戰戰術,基礎的步兵戰術,都要進行訓練。
一旦形勢惡化到總動員的態勢,這些預備役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補充進入部隊。每年徵兵數量,由抗**部根據部隊作戰傷亡,以及部隊擴編需要,拿出一個完整的數字。在統一按照各地人口基數可以承擔的數量,分配給各個省、專區、縣。
而一旦在戰場上解救出大量的勞工,則從中動員一批之後,在總數上減去相對應的數字。抗聯的徵兵,有著完整的體系和規定。正是有了完整的徵兵體系,抗聯各部現在基本上已經不再自行招收兵員。規定也不允許自行招募兵員,所有的新兵都是由總部統一分配。
這種情況可以保證部隊得到穩定的補充兵員,部隊的建制統一。不至於出現有的部隊兵力過多,三千多人的團,上千人的營。而有的部隊兵力不足,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