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按道理說,這批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承擔了美國海軍大部分作戰任務的艦載俯衝轟炸機的效能,還算是勉強不錯的。但美軍提供的這批海軍使用的俯衝轟炸機都是早期的,就連海軍陸戰隊都不要了的SBD俯衝轟炸的二型和三型。
連在太平洋戰場上,先期作戰之中作為主力的四型和五型都沒有。只有八十架陸軍使用的A二四A型的四型的陸軍型號,還算是先進一些的東西。作戰航程短不說,因為是艦載機對起降要求也高,根本就不適合在野戰機場部署。
在中國戰場上嚴重缺乏條件合格機場,大部分野戰機場條件簡陋的情況之下,這種效能還算不錯的俯衝轟炸機的部署,受到了相當大的限制。甚至很多戰役之中,只能作為二線飛機使用。
私下裡面搞出這麼多名堂,在援助的裝備上動手腳的不僅僅是美國人。在美國人的暗中安排之下,英國人也採取了與美國人協調一致的態度。在美國人拒絕提供B二五轟炸機之後,英國人那裡也停止了對中程轟炸機的援助,而改為以布倫海姆輕型轟炸機為主。
原來答應的惠靈頓轟炸機,不在提供不說。原來提供的惠靈頓轟炸機,也不在給予任何的維護。而作戰運用上與A二零攻擊機類似,但效能卻遠遠無法與A二零攻擊機相比的布倫海姆輕型轟炸機,並不受抗聯飛行員的歡迎。
至於其他的戰術飛機,哪怕是已經落後,在歐洲戰場已經無用武之地的型號也不在給。而到了四三年下半年開始,英國人乾脆只提供颶風戰鬥機與斯特林轟炸機,就連布倫海姆轟炸機也停止援助。
不過美英兩國的變相恰脖子的舉動,反過來到是刺激了抗聯自己的軍工部門。在獲得蘇制伊爾二攻擊機的全套圖紙後,以最快的速度組織仿製和生產。到了抗戰末期,抗聯的主要戰術支援飛機,已經轉為自己生產的蘇式攻擊機與部分美製A二零攻擊機。
與之相比美國人為重慶方面提供的戰鬥機,數量雖說比不上提供給抗聯的,但卻都是最新式的。P五十一野馬型這種二戰中最優秀的活塞戰鬥機,從最早的A型,到效能最好的D型都大量的提供。甚至到了抗戰結束後,還提供了二百架最新式K型。
在轟炸機上,雖然沒有提供B十七、B二十四這樣的遠端轟炸機。但是僅僅B二十五中型轟炸機,在四三年、四四年兩年的時間就提供了近三百架,全面替換了已經落後的蘇制轟炸機。美國人的大方,讓重慶方面在抗戰結束之前,擁有了一支強大的戰術空軍。雖說飛機數量不如北面,但是效能卻是最優秀的。
到了抗戰結束之前,重慶方面的空軍已經全部淘汰了P四零戰鬥機,甚至是P五十一A型戰鬥機,清一色的都是最新式的P五十一D型和K型。轟炸機部隊除了三十架B二四型轟炸機之外,都是清一色的B二十五轟炸機最新型號。當然英國人在歐洲戰場結束之後,也以低價賣給了重慶方面二百架蚊式轟炸機。
在地面武器裝備上,雖說做的沒有作戰飛機那麼明顯,但也採取了相當多的手段。雖然提供給了抗聯大量的坦克,卻給重慶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反坦克火炮。從三七反坦克炮,到新式的五七反坦克炮,不僅口徑齊全,而且數量也相當的充足。
大口徑的重炮數量雖說不多,但山炮和一零五榴彈炮的數量,也遠遠的超過給抗聯的。英國人也將在北非和義大利戰場上繳獲的義大利火炮,以及投靠同盟國之後原維希政權的法軍換裝下來的法制裝備,全部給了重慶方面。
到了德國投降之後,美國人除了大幅度削減對抗聯的援助之外。除了原有答應的美械師裝備全部運到之外。從歐洲戰場上調出來大批的武器裝備,為重慶方面訓練和裝備了三個全美械的重灌軍,兩個相當於裝甲旅的快速突擊縱隊。
雖說沒有給M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