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蘇兩國作為盟友不同,在亞洲他們唯一能結盟的國家就只有我們中國。如果日軍先下手的話,那麼美國人對我們就會形成依賴。”
“我們面對的關東軍,是日軍最大的一個重兵集團。我們多消滅一個日本兵,美國人在戰場上的壓力就會小一分。我們牽制關東軍師團,他們在太平洋上就會少背上一個師團的壓力。以美國人的性格來說,只要對他們有利的事情,他們會不惜與魔鬼做交易。”
“當年的蘇聯人,後來的日本人。更何況是現在對他們有重大幫助的我們?當然他們能把蘇聯一個農業大國,變成現代的工業大國,那麼我們趁著這個機會從他們那裡搞一個基礎工業,想必也是可以的。”
“如果沒有這場戰爭,美國人是不會與我們做任何交易的,因為我們既不是執政黨,也沒有太強的勢力,又與蘇聯人信仰的是一個老祖宗,還無法給他們帶來任何的利益。而這場戰爭的爆發,給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美國人要利用我們為他們挑擔子,那麼不吐血是不行的。”
“所以這次是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利用這場戰爭美國人有求於我們的地方,要工廠、要裝置,要機器。我不會像重慶方面,只要裝備、要錢。我只要工業裝置、機器,還有生產技術。裝備只要我們能自己生產的,效能還可以的,就儘量不爭取。”
“別說一窮二白的我們,就是放眼國內其他方面工業基礎也是極其薄弱的。單靠我們自身的能力,是無法完成工業化的。而沒有現代化工業,就沒有現代化的裝備。我們的一槍一彈,還是都需要從敵人手中奪取。”
“而眼下歷史既然已經給了我們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把握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建立我們自己的國防工業和現代化工業體系。不僅要比國民政府的好,而且要更全面。”
“老首長,這是關係到我中華民族能不能真正崛起的一個關鍵時刻。錯過這個機遇,也許將來還會有機遇。但是我們要付出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代價。為了這個目標,我們付出再大的犧牲也是值得的。”
“抗聯打光了,還有挺進軍,還有其讓的部隊。但是錯過這個機遇,我們就很難再找到同樣的機會。而目前歸綏的礦產資源,是我們下一步發展工業所必須獲得的,其重要性幾乎與北滿根據地急需的人力資源同樣重要。”
“而建立我們自己的工業體系,礦產資源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我們可以以鋼少氣多,在槍不如人,彈不如人的情況之下還能打勝仗而自豪,但是我們不能長期這麼繼續下去。原來條件在哪兒擺著那,想鋼多也不可能。”
“鋼少氣多,我們在每一次戰鬥之中要多付出多少的代價?我們每一個戰士都是寶貴的,就因為缺乏彈藥,缺乏武器白白的犧牲在日軍的炮火之下?哪怕我們的裝備再好一些,彈藥再充足一些,很多原本不必要付出的代價,完全可以避免的。”
“這種情況必須要改變,日軍有的我們要有,日軍沒有的我們也要有。我們不僅要氣足,鋼也要多。戰士們就算不能吃好,但是也要吃飽。像現在這種半飢半飽的部隊,能有多大的戰鬥力?精神意志是必須的,一支沒有意志的部隊,就是一盤散沙。”
“但是一場戰役的勝負,僅僅靠人的意志是不行的。如果我們有日軍一半的裝備,甚至**在戰鬥之中可以消耗的彈藥數量,我們可以少付出很多原本並不必要的代價,減少多少原本可以避免的犧牲,也能取得更大的戰果。也不會被某些人,整天指責遊而不擊。”
“老首長,時不我待啊。如果因為某些方面只要我們部署得當完全可以避免的危險,我們就放棄這個機遇,不單單將會是我們一輩子的遺憾,也將會使我們整個民族崛起錯過一個最佳的機遇。我這個人,要麼就不做,要麼就不惜砸鍋賣鐵,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