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淳問的有些煩的岡村寧次直接告訴他,要相信一個久經戰場的方面軍司令官的直覺。
蘇俄眼下雖然沒有實力援助抗聯,但是一旦帝國與美英在東南亞全面交戰,美英兩國未必沒有那個實力援助抗聯。抗聯在滿洲和支那發起的攻勢,牽制住的帝國陸軍兵力越多,對在北非戰場已經無法抽身,以及正在忙著備戰的美英,在戰略方面也就越是有利。
雖說也許不會太多,但是一旦東南亞戰場打響,美英一定會給予抗聯一定的軍事援助。無論英國人還是美國人,都是現代化的工業強國。援助給抗聯幾百輛坦克的能力,還是輕而易舉的。而相對於這點裝備,美英兩國會更看重在戰略上獲得的利益。
儘管岡村寧次的這個理由很敷衍,但是對於後宮淳也就足夠了。這位老兄在自己的意見被反駁之後,就明顯顯得有些心不在焉。既然岡村大將已經給予了一定的解釋,他卻並沒有刨根問底。作為東條首相的恩人與同期同學,這位後宮淳中將的心思明顯不在中國。
安撫了後宮淳中將後,岡村寧次盯著地圖良久道:“我有一種感覺,此次抗聯作戰目標不在華北方面軍身上則罷,如果在其攻勢絕對會是集中最大的優勢兵力和裝備。要麼不動,一動就會是天崩地裂。”
“要說聖戰的成敗在此一舉,那是過於誇張。但是對於華北方面軍來說,能不能為帝國聖戰保住華北這個戰略物資供應基地的穩定,就在此一戰卻絲毫不誇張。如果我們一旦戰敗,華北將會永無寧日。所以諸君,為了帝國的聖戰拜託了。”
儘管這次聯合作戰會議,開的並不是很愉快。除了關東軍之外,華北方面軍與支那派遣軍之間,甚至華北方面軍的司令官與參謀長之間,在總體作戰的方針,甚至就連抗聯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判斷上也有很大的爭議。
但是岡村寧次依舊以他固執的態度,按照他的預想堅決的推進了此次戰前準備。岡村寧次為人心細如髮,對中國歷史極為了解。與其他日軍將領最大的不同,就是肯接受新式戰術思維。而且他一旦認定的事情,沒有人能夠改變。
南昌會戰,別人都反對用兩個屢吃敗仗的特設師團擔任主要攻擊任務。而時任十一軍司令官的岡村寧次中將,卻固執的使用這兩個師團。尤其是在萬家嶺差點沒有被全殲的一零六師團,擔任主要作戰攻擊,並將十一軍下轄的所有重炮和坦克都集中使用。
儘管南昌那一戰,打的並不是很精彩,參戰的一零一和一零六兩個師團,打的也是磕磕絆絆。之所以能快速突破中**隊的阻擊拿下南昌,與其說是兩個師團的戰鬥力,還不如說在火力佔據了上風的日軍依靠炮彈和毒氣,開啟的進攻通道。
南昌戰略位置重要,自古就有粵戶閩庭、吳頭楚尾之稱。是武漢東南方向的屏障,也是浙贛線與南潯線的交匯處。如果佔領南昌,將會切斷中國大後方交通聯絡並威逼贛南。此戰對於日軍來說,是極其重要與關鍵的。
岡村寧次能在這麼重要的戰役,力排眾議用兩個之前被打的很慘的特設師團去冒險。尤其是一零六師團,曾經在萬家嶺一戰差點沒有被全殲。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了此人一旦認定的事情,就很難更改的性格。不過那一戰,他依仗毒氣和火力上的絕對優勢,冒險成功了而已。
而在眼下,到底是楊震也看重的對手。正是這位岡村寧次大將的這些舉動,給抗聯在會戰之中帶來很大的麻煩。如果抗聯的情報網,伸出的觸角足夠長,哪怕是知道日軍開過這麼一次會議話。以楊震一貫的嗅覺,也會品味出其中不同的意味。
但是可惜的是,日軍此次三方聯席作戰會議極其機密。不僅所有的參與會議的人,都是乘坐飛機趕來北平而沒有興師動眾的乘坐火車。而且會場也放在了北平郊外的頤和園,所有參加會議的人員住處就安排在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