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使了個眼色。雖說張氏只是東宮妃,但自從王貴妃去世之後,朱棣雖說仍是下令朝鮮大肆選美,後宮中也多了不少年輕貌美的女子權攝六宮的貴妃卻再也沒有立過。自從和朱高熾一起抵達京師,這六宮事務幾乎都是張氏打理。
此時丈夫的她便對一眾驚惶失措的妃嬪說了幾句,很快就把這些年輕的鶯鶯燕燕都遣開了,又吩咐太監撤去菜餚和各式高几椅子。須臾,剛剛還熱熱鬧鬧的大殿中就變得空空蕩蕩連一群年幼的皇孫都被各自帶了下去。
“朕雖說罷他尚書之職,命他靈濟宮,但那不過是提醒他不要忘了兵部尚書的本分,並沒有真正怪罪的意思。他居然這麼想不開……糊塗帳!”
見朱棣色抽搐,就連說話也有些語無倫次,朱高熾連忙勸道:“父皇,方賓既然自縊,確實糊塗透頂。身為大臣,便當居榮不傲居謫不辱,豈有稍受挫折就輕賤性命的道理?只是人既然死了,還請父皇放寬心。”
站在一旁的朱瞻基看到父親朱高向自己微微點頭,便也上前勸說道:“今天是中秋佳節,皇爺爺別因為此事壞了心情。這幾天大沈學士正好有空指點了孫兒一番寫了幾幅字,因皇爺爺太忙也沒有進呈的機會……”
“哦,沈民則又指了你的書法?”朱高熾口口聲聲的寬心瞻基出言打岔,朱棣便自然而然把那惜才之心暫時拋在了腦後“你向來肯在讀書寫字上頭下功夫,既然敢這個時候拿出來必深有把握。拿上來給朕瞧,寫得好有賞,寫得不好,朕可要罰你臨字帖!”
等到朱瞻基拿出幾卷寫好字。張氏也上前湊趣說話。即便是平日雄肅嚴峻如朱棣。面上地笑容也多了起來。竟是有些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地意味。然而。等到時一刻東宮眾人散去之後。他回到東暖閣之後。甚至沒在意最初在飲宴前究竟點了哪個妃嬪侍寢。而是自顧自擰起了眉頭。正如朱高熾所說。人死了就死了。如今要緊地是北征。趙雖說早就掛了尚書銜。但畢竟不如方賓用得順手。若是要督餉運餉。單單這一個人卻還不夠……
“皇上。崔美人已經在裡頭……”
“滾!”
即使夜夜無女不歡。但這當口朱棣是極其不耐煩。連頭都不抬就怒喝了一聲。等到周遭再沒了亂七八糟地聲音。他方才繼續沉思了起來。有了剛剛那先例。四周地宦官宮人誰也不敢上前打擾。整個暖閣中就只見一個個猶如泥雕木塑地人影。一絲多餘地氣息也無。
也知過了多久。朱棣方才恍然抬起頭。隨口問道:“幾更了。”
“皇上。已經三更了。”
“怎麼這麼晚了也提醒一聲!”皺起眉頭的朱棣頓時惱了,忽覺得這聲音很有些耳熟,轉頭一看現是張謙,這才詫異了起來,“你什麼時候來的,竟是在旁邊不出聲。”
“見皇上正在想事情,臣不敢打擾。”張謙卻是來了好一會兒,他向來善於察言觀色,儘管周遭人沒法出聲提醒,他卻仍然謹慎地在一旁等著。見朱面色還算平和,他便低聲解釋道,“臣只是看到這麼晚了東暖閣還亮著燈,所以特意過來瞧瞧,卻不想皇上還沒睡。如今已經三更了,這幾日秋意漸深,皇上還請早些安歇。”
“你年紀不大,卻比那些老頭子更羅嗦!”朱棣笑罵了一句,這才漫不經心地站起身來,“這幾天晚上沒人提鈴叫天下太平,朕倒是
習慣。你今晚到各宮巡視一下,之前三大殿才遭了更需得小心謹慎。若有擅用火燭,該罰的就罰。”
雖說接了張越的條陳,但此時此刻呈上去卻時機不對,因此張謙恍然沒事人似的,恭送了皇帝到裡屋安歇,這才退了出來。見一個躡手躡腳的小太監也跟著出來,對他打躬作揖地道謝,又說明原委,他這才訓斥道:“都服侍皇上這麼久了,這點眼色都不會看,別說是崔美人,這當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