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量再三以後,他乾巴巴的道:“可能是任中書和觀國公在施政上,理念不合吧!”
這話明顯是在敷衍。
什麼叫做在施政上理念不合?
楊恭仁和任瑰鬧矛盾的事情跟施政又沒多大關係。
他們是因為一個支援征討突厥,一個不支援征討突厥鬧矛盾的。
雖然也是國事,可卻是兵事,不是民事,跟施政有毛關係?
咋地,他們兩個想插手兵事啊?
問過李神通、李孝恭、李道宗、李靖、李世勣、蘇定方、謝叔方等一眾武勳們的意見了沒有?
“蕭公,他們這恐怕不是施政上的理念不合吧?”
李元吉沒好氣的問。
蕭瑀更尷尬了,知道不倒出一點乾貨不行了,當即遲疑著道:“可能是……觀國公想為大唐建立更多的功業吧……”
蕭瑀說這話的時候,底氣很低,就像是不願意說一樣。
李元吉沒有愚蠢的問出‘這跟任瑰又有什麼關係呢’。
蕭瑀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他哪還不明白楊恭仁和任瑰之間是怎麼回事。
楊恭仁這是想進步了,但他已經是六部尚書
了,能謀的也就只剩下三宰之位了。
可三宰之位向來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如今蘿蔔坑又全被佔著,所以他就盯上了任瑰,想把任瑰拉下馬,自己坐上去。
雖然他不明白楊恭仁為什麼這麼有信心將任瑰拉下馬,但他大致能猜到,楊恭仁之所以敢直接上書,應該是跟近期武勳們集體彈劾任瑰有關。
畢竟,官場上的爭鬥不是過家家,尤其是這種為了競爭宰相之位的爭鬥,需要更謹慎、更小心。
一般都是派一兩個馬前卒去衝鋒陷陣,自己在背後操盤,以一個小小的支點去撬動整個大局,很少有親自下場,赤膊上陣的。
因為親自下場、赤膊上陣,贏了自然是通吃,但輸了下場會很慘的。
不僅會遭到慘烈的報復,還會被所有人嘲笑不自量力的。
所以楊恭仁敢親自下場,赤膊上陣,只能說明他已經有一定的把握能搬到任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