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報,前方的清軍已經飛快後退,現在前路暢通無阻。
於是洪承疇主力大軍安營紮寨休整一夜,到了第二日清晨,洪承疇、張若麒、馬紹愉、遼東巡撫邱民仰,還有眾多兵備,以及劉衍、吳三桂等各鎮總兵官,都率領各自的家丁、護衛鐵騎先行一步,到了前方劉肇基營中,楊國柱聞訊也從不遠處的營中趕來。
眾人簇擁著洪承疇查驗斬獲的奴賊首級,以及大量的繳獲兵甲及戰馬等。
監軍馬紹愉帶人認真核驗後,當場給劉肇基記上首功,楊國柱為次功,然後又與薊遼總督洪承疇、監軍張若麒聯名寫就捷報,派出大隊夜不收飛馬向京師報捷。
當首戰的捷報傳到京城,頓時引起京師沸騰,崇禎帝更是喜極而泣,對於錦州之戰的信心也隨之大漲。
隨後崇禎帝下詔,升劉肇基為署都督同知,戰後兵部還有議賞,楊國柱策應有功,同樣聖旨嘉獎不等。
這邊中軍大營內,洪承疇召集各部總兵議事,更是當著眾人的面,連翻誇讚劉肇基,並且答應軍中輜重會優先提供給遼東軍,傷亡的將士也都會記錄在案,全部都有撫卹發下。
看著和顏悅色的洪承疇,劉肇基激動得雙眼微紅,心中更是踏實,自己的遼東總兵終於是坐穩了。
此時各鎮大軍陸續抵達杏山一帶,洪承疇將首戰告捷的事情翻篇,然後便提起支援松山的事情。
根據各部夜不收的奏報,此時清軍各部依然在猛攻松山堡城,城內守軍苦不堪言,松山隨時都會被清軍攻下。
而杏山到松山不過二十里,待到洪承疇詢問誰願意率部為先鋒前往松山堡,遼東鎮總兵官劉肇基自告奮勇,仍願率大軍前往救援。
不過洪承疇考慮遼東鎮剛剛經歷了大戰,已經摺損了三千多人,不宜再為先鋒,於是便派山西鎮總兵官李輔明、寧遠總兵吳三桂各率本部兵馬前往救援。
劉衍見狀心中暗笑:“洪承疇一下子就派出兩個總兵前往松山,這是要再拿下一陣。另外,洪承疇應該還想著讓吳三桂也拿下一功,順便抬舉他一番。”
吳三桂和李輔明當即領命,二人隨即集結各自軍中的家丁及鐵騎先行一步,吳三桂率部七千,李輔明率部一千五百,二人步兵隨後結陣跟進。
當日下午,吳三桂匯合李輔明率領八千五百精銳鐵騎衝到了松山城下。
此時正在圍攻松山堡城的清軍有一萬餘人,根本沒想到明軍鐵騎會來得這麼快,倉促應戰之下,被明軍鐵騎衝得七零八落,很快便退了下去,在松山堡城外與吳三桂、李輔明部對峙了一番後,便撤往乳峰山一帶。
此番吳三桂、李輔明部又是小勝一場,斬首九十八級,洪承疇率部抵達松山堡城後,對二人好一番誇讚,監軍張若麒也為二人記上一功。
隨後洪承疇率部進駐松山堡城,並且命各鎮總兵官多派夜不收打探周邊情形。
兩天後,各部夜不收陸續傳回訊息,洪承疇帶著一眾幕僚將各路情報一一匯總、篩選,然後召集各鎮總兵官通報軍情。
此時清軍在松山堡城東北方向的黃土嶺一帶紮營,觀清軍營壘的營帳數目,應該是清軍的主力所在。
而且清軍各旗兵馬還深挖壕溝,企圖以壕溝截斷明軍前往小淩河等要地的通道。
在杏山西北,臨近女兒河的毛家溝山嶺一帶,同樣清軍兵馬駐紮,在乳峰山上更是連營密佈,松山前往錦州要道上,到處都是清軍的斥候,幾乎將前往錦州的要道完全遮蔽住,現在明軍各部的夜不收已經很少能夠突入錦州一帶了。
劉衍聞訊也是憂心忡忡,看樣子清軍已經大體完成了部署,現在就看洪承疇準備如何接招了。
這天下午,薊遼總督洪承疇帶著劉衍等各鎮總兵官,以及監軍張若麒、監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