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禎環顧了秀才的學堂一圈,十分訝異地想,這種地方也能讀書?
只見十幾個大小不一的孩子擠在一起,個個灰頭土臉,穿得土裡土氣。
秀才的臥房隔壁就是教室,又破舊又昏暗。
教室的後面就是豬圈、牛圈、羊圈,教室的前面雞在飛狗在跳,蟲兒在鳴鳥在叫......
孩子們每天都在充滿屎尿屁的動物世界中學習。
很顯然,這個是秀才用自己的房子來辦的私塾。
都說窮秀才富舉人,果真不假。
秀才雖然脫離了“民”的身份,特權也不少,比如見官不下跪,受審不用刑,不用服徭役,地方上還會發給極少的補助,已經在當地是個知名人物了,在身份上與普通的“民”有了本質差別,進入了“士”的範圍。
但秀才的特權大多隻是體現在身份上,並不能出去做官賺銀子,對經濟上幫助不大。
他只能在家裡辦個學堂教村裡的孩子賺錢養家。
但是村裡大多數孩子並不上學,或者上不起學,所以他也只能混個溫飽。
為了多掙一份錢,他又自學醫術,兼職了村裡的大夫。
但村裡人很多看不起病。小病扛一扛就過去了。
要命的大病他們也不治了。他們拿自己跟莊稼類比,覺得莊稼要是得了該死的病,再澆水打藥也是枯萎。所以人也一樣,得了該死的病就別再折騰了,到最後人財兩空不划算,還給後人添負擔。
鄉下人生死輪迴看得很淡,農活能幹就幹,老了該死就死,化作春泥更護花。
而秀才又有菩薩心腸,一般老弱病殘看病拿藥,付不起藥錢的他還得倒貼成本。
所以,秀才是真窮。
窮到這個教室的窗戶都破了半截也捨不得請人修上。
這讓能看到窗外動物世界的孩子們更容易分心了。
孩子們上著課時,經常不是狗咬得雞咯咯叫,就是雞下了蛋在“咕叨咕叨”,要麼就是牛突然餓得“哞哞”喊,羊打起架來“咩咩”叫......
學童們會趁先生去處理這些動物間的爭端的時候,扔一下紙條,打一場小架......
而王家,對文化和教育格外重視。
他們家的書房設計獨具匠心,把三間書房上部的窗欞,設計成開啟的書卷樣子,正面看是書冊凹進去的狀態,從樓上看則是書卷凸出來的狀態。
書房門上懸著“勤讀樂學”之匾。
而他們院裡一百多年的老樹上,也掛著“吃得苦中苦”和“方為人上人”的牌匾。
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強調讀書有益、渲染讀書氣氛。
他們家的教書先生,必擇良師而聘之。
所聘先生頗受禮遇,食宿及日用,皆安排得很好。
在王家教書的先生,每年佣金即有百兩之多。
逢年過節必設宴款待塾師,塾師坐上座。
塾師回家,用轎車接送,王家必送至大門外......
城鄉間的差距,在教育方面體現得淋漓盡致。
玉禎心想:“金鳳可千萬不能在這裡上學呀!在這裡能學出個啥來?”
當然這只是見多識廣的玉禎的想法。
對從來沒有上過學的田大嫂來說,這裡已然是孩子們能學知識的天堂。
聽說孩子們可以上學了,她開心得臉都笑爛了。
她馬上回答道:“來上學來上學,孩子們明天就來上學。萬爺爺你看需要我們準備些什麼東西呢?”
田大嫂本來還在為孩子們上哪兒去上學發愁,沒想到秀才主動丟擲了橄欖枝,這讓她喜出望外。
“準備好書袋,筆、墨、紙、硯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