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足以再封一個卿位了,所以孟陽只說自己希望有個大夫之位就夠了。 “可。”鹿梧又點了點頭,這要求不過分,甚至可以說有些低了。 不說功勞,單單孟陽以先天一品高手之尊,到任何一國,無需立下什麼功勞,只要能證明自己的忠誠,獲封一個大夫之位都不算難。 只是這種大夫之位未必能代代傳承,不一定是永久性的。 “孟某有兩位生死弟兄,多年來與孟某出生入死,情同手足,孟某厚顏,還得為他們二人請鹿伯封賜大夫之位。”孟陽繼續說道。 “此事我可以答應下來,不過孟兄,鹿某軍中賞罰公平,孟兄需為此二人準備足夠堵住閒話的功績文書方可。” “孟某當會準備周全,必不讓將軍為難。” “那便好,孟兄可還有什麼要求,不妨一併說來。” “聽說大將軍部下軍法,行二十等軍爵制度,孟某希望,孟某部下弟兄也能獲公平對待。” “此事不難,孟兄去尋軍法官**,將軍功統計交付與他,**自會計算清楚——不過僅限此戰,日後鹿某軍中,軍功統計歸於軍法司專人現場統計,不可私相授受,孟兄可要想好了。” “孟家既然投入鹿伯麾下,自當服從鹿伯法度,鹿伯只管把軍法司人員送來孟某麾下,孟某定不干涉軍法司運轉。”孟陽大喜,連忙答應。 兩人這段對話,其中卻是頗有深意。 孟陽說,希望自己部下也能加入二十等軍爵制度之中,可並不光是為部下討要軍爵,而是代表自己願意服從鹿梧軍制,並不準備另立山頭,是一種表示忠心的態度。 而鹿梧說要把軍法司人員派駐孟陽麾下,卻等於許可孟陽自領一軍,只是軍法制度要受鹿梧節制,保持統一而已。 雙方都用以退為進的方式表述立場,頓時顯得其樂融融,一團和氣。喜歡鬥將行()鬥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