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等人自然如獲至寶,本來準備過一段時間之後,用洩露更多的資料和書寫更多的文章來引起讀者的注意,有了這個記者文章的鋪墊,影響就更容易度更快的擴大了。
馬驥馬上將早已經寫好的文章《當年帛琉海域二艘美國潛艇沉沒的真相》刊登出來。
文章不但根據收集的資料活靈活現的描寫了當年戰鬥的場景,特別表現潛艇官兵明知不可為而英勇衝鋒的那一幕。而且還寫了銀鯊魚號的申訴電報和海軍部來的批評電報。
甚至還將海軍部對三艘潛艇的命令也一字不漏的寫在文章裡,包括電文日期、命令代揮官等等。
那個記者立即帶著這篇文章到海軍部求證,海軍部再次斷然否認。說網站是無稽之談。
但記者不依不饒,要求海軍部根據日期和電報編號尋找該命令原稿。海軍部值班人員在查詢到當時的電報後,以軍事機密尚未解密為由拒絕提供當年電報內容。
該記者以為這是一個重大的新聞線索,立即就這個事情寫了一篇文章表在《華盛頓新聞報》上,文章不但用海軍部關於檔案解密期限來反駁海軍部尚未解密的藉口,而且還呼籲那些潛艇的死難者家屬向海軍部討還公道。
很多死難者家屬聞風而動。開始聯合起來責難海軍部,迫於各方面的壓力,海軍部被迫公佈了當年給銀鯊魚號等三艘潛艇的電報原件。
果然解密的命令與網站的內容是一字不差。
很多死難者家屬開始彙集海軍部門前,強烈要求政府承擔錯誤命令造成他們的親友無辜犧牲生命的責任,作出相應賠償,同時強烈要求海軍部尋找失蹤的銀鯊魚號潛艇的下落。
一石急起千層浪,無數的軍事愛好者開始關注這個新成立的網站。
吳海及時在網站推出《尋找銀鯊魚號潛艇》的欄目,將網上所有能收集的資料都張貼艇長的日記本為依據,馬驥不時根據各方的資料寫出很多貼近真實情況的文章。更正網上一些資料的錯誤。
最能說服人的是一些平時容易被人忽視的小事。比如某天潛艇停靠在哪裡,接收了多少框水果,交接人是誰,蔬菜有些什麼;哪個士兵因為生病在哪個時間被送上岸,送到哪個醫院,什麼時候送上去的;某個時候哪個軍官進潛艇來慰問潛艇的官兵,說了什麼話。
這樣的事情很小,副艇長也是一筆帶過,但經過那位好心的記者想盡各種辦法而得到有關當事人或當事人的朋友或親人證實後,“海底戰士”的名聲一下大振。
那名記者還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太平洋底上冒出的幽靈》,文章裡寫的大部分是一些證實是確實存在的小事。記者在文章中說道這些小事連當事人都是經過很久的回憶後才想起的,而且時間都不敢肯定。還要找很多人來證實。
他舉例說“海底戰士”說的銀鯊魚號潛艇日1日在珍珠港臨時停靠了一天,士兵辛巴因腹瀉被送上岸,在海軍第一醫院治療,因調戲女護士而被醫院扣押,但最後由艇長親自出面將其帶回潛艇,原因是士兵辛巴因在潛艇狹小的空間呆的過久而患失憶症,將護士艾米亞看成了自己的女朋這事本被各方面故意低調,當記者找到該醫院時,當時的院長已死去多年,那名年輕的護士也患老年痴呆症。記者還是從醫院成堆的檔案裡查到艇長簽署的擔保檔案才證實這事。
文章最後說,“海底戰士”就如他的名字一樣,他是從海底來的幽靈,知道銀鯊魚號潛艇上所有的一切。
在此影響下,網站的點選率開始直線上升,很多網民也將他們知道的一些奇聞趣事和一些懸而未決的事情表在該網站上。
網站人氣上升後,很多企業也開始找他們要求刊登廣告。馬驥非常高興,連忙勸黃浩煒,要求刊登這些廣告以賺取廣告收入,因為馬驥現在從吳海手裡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