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5頁)

,1668~1720,pierreJartoux)、費隱(奧,Xavier…Ehrenbert Fridelli)測繪東三省、直隸、黑龍江外地圖;1711年測繪山東地圖;杜德美、費隱等測繪長城以外喀爾喀一帶地圖,西抵哈密,1712還京;其他傳教師測繪了山西、陝西、河南、江南、浙江、福建諸省及臺灣、江西、湖廣、四川、雲南、貴州地圖,至1717年初還京,遂集各分圖為一總圖,杜德美主持其事,1718年圖成進呈;據雷慕沙《亞洲新雜纂》雲:“此種廣大測地事業前此在歐洲從未有人嘗試,而能在八年之間告成”;另,1725年朝令雷孝思偕費隱測繪陝西里海間地圖;乾隆二十年代,西師平準平回以後,乃測繪了西北新疆的地圖。

'31' 乾隆六年五月癸未。

'32' 參見《嘯亭雜錄》卷1《普免天下租稅漕糧》。

四、回覆三代

10。歷史意見,迴向三代

對清代歷史,學界已有過若干“現代”、“後現代”的解釋。不過,在錢穆先生看來,後代人單憑自己所處環境和需求來批評歷史,只能說是一種“時代意見”,而非“歷史意見”。'1'因此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和他們對自己思想行為的解釋,無論如何,都是必要的。清人當時對自己的行為是怎樣考慮的呢?

雍正十三年九月,即位一月的乾隆皇帝便表述了自己的追求目標——繼述祖志,實現“三代之治必可復,堯舜之道必可行”的理想。'2'上諭:從來帝王撫育區夏之道,惟在教養兩端。……我皇考聖訓所謂三代之治必可復,堯舜之道必可行者,庶能繼述萬一。此朕中心乾惕之誠,並表示,此非“邀譽近名”,以博臣民感頌,——“朕心務收實效,豈肯徒託空言”?'3'

所謂“皇考聖訓”,乃指雍正五年六月壬寅,世宗諭內閣:

朕願與大小諸臣交相儆勉,詳思禮義廉恥之大者。身體力行,則人心風俗,烝烝日上,而唐虞三代之治,庶幾其可復見也。'4'

這也可以說是皇考皇祖以來三代的理想。如康熙三十七年十月,聖祖諭:

朕嚮意於三代。'5'

但那時還只是虛說,而並沒有付諸實施,不像乾隆初年,就打算實做了。而且,不僅是想超邁皇祖、皇父,更是打算直追三代,做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皇帝。

乾隆元年四月丙寅,策試天下貢士趙青藜等,制曰:

朕欲愛、養、足民,以為教化之本。使士皆可用,戶皆可封,以臻於唐虞之盛治。……多士學有所得,則揚對先資,實在今日,其直言之,勿泛勿隱。朕將親採擇焉。'6'

乾隆二年五月戊子,策試天下貢士何其睿等,制曰:

朕惟自古致治之隆,唐虞為盛。而虞書……言民事莫重於農,敦本計也。……多士其各攄所見,詳著於篇,朕將親覽焉。

乾隆三年二月丙午,首舉經筵大典。直講官班第、孫嘉淦進講《尚書》“諮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時”。講畢,上曰:

自昔聖帝明王,以堯舜為極則。堯之命羲和也,曰敬授民時。舜之諮十二牧也,曰食哉惟時。其重民天而厚民生之心,若合符節。

這些都可以算作意圖“迴向三代”的例證之一。徵諸乾隆初政的許多做法,豈不正是要把“復古”作為一個重大的追求目標?'7'

中國文化傳統原本奉前人為榜樣,而不以未來為標的。在儒家思想裡,一向有一個極大的題目,就是如何“迴向三代”,迴歸古代“內外合一”、“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8'乾隆初年的有關努力,正是對儒家正統學說的一個重大實踐。它意義深刻,既“傳統”,又帶有一定的“現代性”。在我看來。也遠比所謂“統一”或“盛世”來得

最新小說: 開局選擇亡靈:我有ss級天賦 虛空拼圖 高達SEED之最後的歸宿 召喚萬界軍團 業餘裡踢出來的國足超級後衛 DNF:求你別搞事,我們真服了 注視深淵 NBA:隊裡有詹皇,先躺一冠 網遊:敢惹他?內褲都給你偷沒了 B級天賦,一樣可以登頂 記錄地平線上的旅途 公路求生之大玩家 列車求生:無掛求生 王者:這個選手,正得發邪 傳說之下,時間線之外的人 遊戲降臨:從隱藏職業開始封神 nba最強球星詹姆斯哈登 夏日狂響曲 開局零幸運值?別慌我有任意門 雙城之戰:第九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