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帶著這份電報來到政府大廈,求見印度總理尼赫魯。尼赫魯得到訊息後的第一反應就是興奮,那張向來不苟言笑的臉就像吃了春藥一樣頓時滿面紅光。安達曼群島的歸屬一直都很模糊,也是中印兩國都在虎視眈眈的焦點,現在中國海軍魯莽的行動為印度軍事佔領安達曼群島鋪平了道路,無論中國對安達曼群島的態度如何,他都將為這魯莽的行動買單,而支付的費用嘛,就是這座黃金島嶼。想到這裡尼赫魯就向秘書大喊道:“準備車,去總統府。”
二戰之後,印度剛剛從英國的殖民控制中獲得了獨立,雖然名義上仍屬於英國的自治領,但政治上已經獲得了自主能力。對這樣一個新興的國家來說,現在太需要發展機會了。自從歷史上被英國殖民者控制以後,整個印度如同被去了勢的太監一般,失去了所有的陽剛和尊嚴,所有的國民也失去了血性,而英國殖民印度的這漫長時期裡,也為印度傳播了一種可怕的‘病毒’,讓印度國民在這名為自由的病毒中慢慢的變質,所有有識的印度人都會感到痛心疾首。而這次事件就像冥冥之中的天意一般,佛陀終於給了印度一個機會,一個可以喚醒民族血腥的機會,這個機會所帶來的影響甚至可以與印度獨立相提並論,將如同一針強心劑,喚醒印度人血液中激昂的因子。
想到這兒,尼赫魯就越發的亢奮,不住催促著司機加快速度。
對於尼赫魯來說,不可否認的是,即使印度取得了政治上的獨立,可是印度的發展還依賴於英國。他知道對於英國來說,印度同樣重要。印度扼控東西海上、陸地通道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上它的多民族、多宗教和多語言的特點,這就增加了印度在大英帝國戰略天平上的份量。
印度立國後,英國人就不斷釋放煙霧彈,強調印度的重要性,前印度殖民總督寇松,曾經毫不掩飾的對尼赫魯說:“印度帝國處於地球上第三個最重要部分的戰略中心。但是,沒有比在它對遠近鄰邦的命運所起的政治影響上,以及他們的盛衰繫於印度這軸心的程度上更看得出它的中心支配地位了。”
驕傲的尼赫魯和他所領導的印度政府,非常崇尚大英帝國的“印度中心論”的觀點,全面繼承了英印殖民時期的政略、戰略。英國勢力撤出南亞和印度洋周邊地區後,獲得獨立的印度政府認為,只有印度才有資格填補英國撤離所造成的空缺,也只有它才有能力全面繼承英國留下來的政治、軍事遺產,以儘快“成為亞洲各部分的中心”。印度獨立後處於執政黨地位的國大黨及其領袖們,素以英印殖民政權的唯一合法繼承人自居。
尼赫魯甚至認為:“不管是中東、西亞,還是東南亞或中國,都將在經濟上、政治上和為了防務的目的而依靠印度。”
尼赫魯甚至野心勃勃的要建立一個大印度帝國,他在就任印度總理伊始就明確說道:“我個人對於未來遠景的看法是這樣:我認為將來會建立一個聯邦,其中包括中國和印度、緬甸和錫金、阿富汗和其它國家。”
由此看來,尼赫魯大印度帝國的構想在英印時期所謂印度安全戰略的基礎上還有所發展,竟然將東南亞地區和中國也包括在它的勢力範圍之內。
印度獨立後,尼赫魯領導的印度政府,有計劃、有步驟地推行早已確定的大印度帝國的設想。具體實施步驟是首先統一南亞次大陸,穩住後院,然後再全部佔領北部山地的有利地形和通向亞洲腹地的戰略通道,與此同時,逐步發展海上力量,經略印度洋,最終建成從陸地到海上將東南亞到中東地區聯結在一起的統一的大印度帝國。然而,印度由於缺少英國那樣的實力,便透過積極參與世界性事務來提高國際地位,進而謀求世界性大國作為國家戰略重點。為此,印度樹起了“不結盟”的旗幟,以在兩大陣營之間謀求最大利益;在南亞地區,透過使用武力或以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