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兵力向自己下手,只是唐軍成師團建制的重灌騎兵一直只有一個師團,有情報顯示唐軍也在訓練第二個重灌騎兵師團,但是一直沒有明確的情報,席勒向最壞的方向設想,那就是唐軍已經訓練成了兩個重灌騎兵師團,這對自己的重灌步兵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威脅,四萬多重灌騎兵,對於步兵來說,這就像一柄巨斧,足以劈穿任何厚盾,自己若是不小心應對,也許就要栽在這上面。
唐軍的十三軍團戰鬥力應該是幾個軍團中戰鬥力最薄弱的一個,但是現在唐軍十三軍團刻意的與自己西側兵力保持了一定距離,目的不問可知就是要利用這一點時間加快構築工事地進度。席勒最終還是否決了向西進擊突圍的想法,畢竟唐軍的遊騎兵一直在周圍盤凱,就算自己突破唐軍十三軍團的防線,唐軍遊騎兵仍然會銜。尾而來,自己這三十多萬人縱然能逃脫恐怕損失也不會小,而向東靠攏。只要多頓人也按照自己的預定想法向西擠壓,十多萬重灌騎兵難道還不能把唐軍的第二軍團給拍擊成齏粉?
當席勒決心已下後整個普爾軍就開始運轉起來,軍隊開始像中軍收攏,然後迅速掉頭東向,東翼步兵叢集開始向第二軍團地陣地進行滲透,一浪高過一浪的攻勢甚至在主角重灌騎兵尚未出場時就在大唐第二軍團陣地前展開來。
當得知普爾軍向中靠攏並開始集結重兵向第二軍團陣地發起攻擊時,崔文秀才算真正鬆下一口氣來。實際上第十三軍團直到現在也只有兩個師團被運輸營運送到西線,但是兩個師團卻是大張旗鼓開始修築工事,擺出一副要與普爾人決戰到底的模樣,如果這個時候普爾軍揮軍西進。十三軍團兩個師團的兵力只怕連給普爾人填牙縫都不夠,但是現在普爾軍向中集結並出動重兵攻擊東面,就證明普爾軍統帥打定主意要與多頓人匯合了,這正是崔文秀想要達到的目的。
第二軍團已經花了好幾天時間在拚命修築工事,不僅僅是向西防禦。還要向東防禦,多頓人在獲得了普爾軍的意圖之後,肯定也會配合著瘋狂的向西靠攏,這兩大叢集就像兩扇巨大的石磨將第二軍團夾在其中,第二軍團究竟能不能抵擋得住利伯亞人兩大叢集的碾軋。那就要看赫連勃第二軍團地表現了。
普爾軍的鐵甲騎兵尚未上陣,雙方的重灌步兵卻首先在雲中東南邊境線上的大關屯一帶交上了鋒,三萬普爾重灌騎兵仗著兵力優勢首先就在第二兵團第四師團的防禦陣地上展開攻勢。就連赫連勃都沒有想到普爾人打頭陣地不是他們的鐵甲騎兵卻是他們的重灌步兵,重灌步兵移動速度慢,本來是以防禦為主的兵種,但是這一次普爾叢集東部卻是重灌步兵為主,普爾人一直不大看得起唐軍重灌騎兵,尤其是對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高嶽步兵不太服氣,很想找機會要來嘗試一下唐軍重灌步兵是否徒有虛名,而這一次無疑是最好地機會。
兩支同樣久負盛名同樣自負的重灌步兵就這樣詭異的撞擊在一起,唐軍步兵為普爾重灌騎兵準備地種種手段幾乎沒有任何用處。絆馬索也好,拒馬溝也好,在同是步兵的普爾重灌步兵面前一掃而空,兩支重灌步兵幾乎就在唐軍防禦陣地前展開了一場空前的鏖戰,沒有任何多餘廢話,誰都明白各自的優劣,同一個兵種,同樣的裝備,同樣堅強旺盛的鬥志,狹路相逢勇者勝,圍殲普爾軍的大戰就在這一刻正式拉開了帷幕。
兩股洶湧的巨浪毫無花巧的撞擊在一起,立即綻放出朵朵絢麗地血紅花朵。隨著奔跑速度逐漸提速,握在手中的長矛向雨林一般突然壓倒平置,如同一個巨大的刺蝟咆哮著向另外一隻全身篷起的刺蝟撲去。
赫連勃在意識到首先挑起戰爭的居然是普爾重灌步兵時幾乎沒有反應過來,預想中的鐵甲騎兵沒有來,卻來了重灌步兵,辛辛苦苦的準備卻毫無用處,好在第二兵團並非孤軍作戰,遊騎兵團迅速從側翼增援上來,雖然無法突破重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