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蕭唐,你這話怎麼講?”無鋒很平靜。
“大人,你若是隻想替帝國平定太平亂黨,在蕭唐看來,有一干弟兄相助,那不過是舉手之勞,但也許會使許多弟兄很失望,帝國已是日薄西山,積重難返,任那司徒家有扛鼎之能也難挽大廈將傾之勢,蕭唐希望大人效仿那黃袍加身之事,方不負一幫兄弟的赤誠熱血。”直截了當的話語毫無遮掩之處,蕭唐和蘇凌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無鋒古井不波的臉上。
沉默良久,無鋒才輕輕嘆了一聲,用細不可聞的聲音喃喃自語道:“我欲下馬,奈何無鐙,一切隨遇而安吧。”
聞得此言,三人心中一陣狂喜,三人本都有經天緯地之才,得遇無鋒,都思欲作一番事業,奈何無鋒一以前一直未曾明言,今日蕭唐已明言反意,三人皆深恐無鋒峻拒,此事聽得無鋒亦有允意,自是欣喜若狂。
“既是如此,蕭唐自當努力,政務經濟之事自有蕭唐盡力,想那外交事務,蘇兄當為主公分憂,軍務之事,唯有凌兄操勞了。”得無鋒應允,蘇秦言語之間的稱呼亦便,自是將無鋒視為唯一效忠之人,而凌天放和蘇秦二人也是心思靈巧之輩,當然明白這其中含義,再不將司徒家族視為主人,唯有無鋒才是他們的唯一主公。
無鋒微微皺了皺眉,搖搖手製止道:“你們三人不必如此,眼下百事待舉,何須專務此等虛禮?今日以後稱呼照舊,中原大變在即,我們還需將心思放在此上,捕捉戰機才是正經。待今後水到渠成之時,再議不遲。”
“也是,既然大人如此說,屬下遵命便是。方才大人問及東進有無好的想法,屬下在想,根據現今從各方面獲得的情報分析,皇帝陛下的病情已經到了油盡燈枯之際,幾位殿下都已經返京作最後準備,根據目前形勢判斷,只怕皇帝陛下未能留下具有權威的遺詔,即便有估計也是難以服眾,幾位殿下割據之勢已成,稍有不慎,帝國便有分裂之憂啊。”說話的是蘇秦,作為外交專家,他最為擅長的便是為無鋒分析政局形勢變化,提出建議。
第十六節 東進方案
“嗯,此種形勢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一旦陛下故去,諸王奪位,帝國必成分裂之勢,北方的卡曼人和普爾人應是早已與太平教人有約在先,必將出兵帝國,帝國北方戰亂難免,而馬其汗人枯守巴陵亦是在等待機會,五湖郡必將再沐戰火。林郎兩家必定不甘寂寞,帝國大地必將烽火燃遍。”無鋒正色道,“所以如有此種趨勢,我也只能傾盡全力制止這種事態的發生。”
“只是此等情形恐怕我們很難插足,幾位殿下鼎足而立,各個手握重兵,皆有各自的勢力範圍,,縱然在帝都爭位失敗,一樣可以逃回老巢,難以徹底根除其影響力,也就無法消除內戰的根源。”蘇秦皺著眉頭進一步解釋。
“若是能讓諸位殿下在帝都認清當前內外形勢,讓他他們達成妥協,是否能避免或者拖延內戰引發外敵入侵的可能呢?”無鋒猶豫著問道,不過他也知道這隻怕是這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想法,那幾人都是不願甘居人下之人,如何能夠達成妥協?
“這種可能性很小,眼下大殿下司徒泰掌控燕雲全郡,東海郡北部幾府地方官員亦是和他眉來眼去暗通款曲,擁兵超過三十萬,在與太平教的戰爭中一直儲存實力,第一、第二軍團和幾個北部軍區的獨立師團其戰鬥力在帝國軍隊中皆屬上乘,在帝都之內亦有相當潛勢力;三殿下司徒峻眼下控制著五湖大部和關西的錦城府,如果把第六軍團算上話,帶甲數量也接近三十萬,有情報顯示,司徒峻爭積極向成大猷示好,企圖招納成大猷部,如若一旦得逞,司徒峻實力更將上一臺階,另外林國雄據說也在積極與司徒峻談判,但進展情況不明。”
“七殿下司徒元在帝都實力較為單薄,但他在江南卻可謂一枝獨大。第七軍團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