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階段。
五、金屑酒
成都王正指揮軍隊準備渡黃河,一過黃河,洛陽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而趙王已經無力阻止成都王渡河,他沒兵了。唯一還能戰鬥的隊伍在陽翟被齊王拖住,無法施以援手,而洛陽城裡到處躺著前線潰敗下來的傷員,哭聲、呻吟聲、哀叫聲,聽得那些沒受傷計程車兵也徹底喪失鬥志。
這時洛陽街頭又出傳言,說那些朝臣們正在密謀殺趙王、孫秀,迎接成都王入城。日暮途窮的趙王終於意識到,皇帝的寶座原來是塊烙鐵。他追悔莫及,若不是受了孫秀的蠱惑,若不是被野心衝昏頭腦,何以落到今天這般田地。
孫秀也惶惶不可終日,他是趙王偽朝廷的中書監,此時他深居中書省內不敢跨出半步。他也得到訊息,知道此刻洛陽滿城都視他如仇,恨不得殺之而後快。動機麼,有的是怨他引來了戰火,有的是為了向新掌權者邀功請賞。
為了穩定軍心,孫秀又炮製了一份捷報,說張泓已大破反賊生擒齊王,不日凱旋。孫秀將捷報貼滿洛陽,命令文武百官都上表慶賀。這種作法純屬掩耳盜鈴,除了給後人讀史增加點喜劇色彩,於事無補。
當時最有用的舉措是做一下困獸之鬥,興許可以把成都王打跑。可是沒兵怎麼辦?孫秀下令,京城四品以下官員子弟,只要年滿十五歲的,全部到司隸校尉處報到,由趙王的兒子統帥,出城作戰。孫秀還找到已廢黜在家的王戎,想讓他出任這支生力軍的軍司,幸好有個博士叫王繇的頭腦比較清醒,他說:“濬衝(注:王戎字濬衝)譎詐多端,安肯為少年用?”孫秀想想有道理,王戎老奸巨猾,別讓他給賣了,於是此議作罷。
而這道犯眾怒的命令一下,火上澆油了,洛陽的朝臣都恨不得把孫秀生吞掉。義陽王司馬威建議孫秀到尚書省去,與“八坐”以上商議戰備,結果一出門就有人喊殺喊打,義陽王嚇得從崇禮闥偷偷溜回家中躲了起來,孫秀縮回中書省,佈置重重護衛,不敢再露面。
士猗、許超、孫會等一干親信來了,與孫秀商議下一步怎麼辦?有說收拾收拾洛陽的殘卒孤注一擲,和成都王拼了;有說把洛陽城內那些心懷鬼胎的異己分子統統殺掉,一把火燒掉洛陽宮殿,挾持趙王向南逃竄,去荊州投奔孫旂,或者孟觀;有說荊州也未必安全,不如向東逃,逃到大海里找個孤島躲起來——最後一個建議簡直是痴人說夢的胡話,洛陽離海邊相隔千里,怎麼到達得了?
商議來商議去,走投無路,彼此揮淚相對。
正在彷徨無計,外面殺聲四起。原來是趙王的心腹,左衛將軍王輿見勢不妙,倒戈反水了。
與王輿一起反水的還有廣陵公司馬漼,司馬漼是琅琊王司馬伷的兒子,即宣帝司馬懿的孫子,也是日後東晉元帝司馬睿的親叔父。兩人率領營兵七百餘人從宮城南掖門殺將進來,殿內三部司馬在宮內接應。
王輿親自領兵衝向中書省。孫秀緊閉大門,王輿指揮兵卒登上牆頭放箭燒屋,孫秀等人無路可逃,只好冒險向外衝。孫秀、士猗、許超三人被王輿麾下將軍趙泉當場斬首,孫會逃得快,一直逃到右衛營才被追上,交付給廷尉,也是斬首。
王輿等進軍殿內,將趙王心腹前將軍謝惔、黃門令駱休、司馬督王潛等人,統統在殿中就地斬首;與孫秀合族的孫弼在殿中宣化闥被三部司馬逮到,就地斬首。
王輿在宮城內見人就殺,除了姓司馬的,趙王心腹全部身首異處。王輿派兵卒持大戟圍守各省各閣,控制趙王父子。隨後他屯兵雲龍門下,招集洛陽“八坐”以上親貴入宮議事。
當時的皇宮大殿就是個屠宰場,遍地血泊屍首,充滿死亡的味道。親貴們入宮之後無處下腳,只能坐在殿東階梯前的大樹下。趙王黯然下詔退位:“我被孫秀等人迷誤,觸怒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