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十餘道奏疏如石沉大海,毫無下落。
劉仁軌氣瘋了,天子居然不聽勸,這是禮崩樂壞的先兆,絕不能忍!
於是耿直的劉仁軌幹了一件作死的事,他獨自一人跪在太極宮外求見李治,跪了整整一夜,誰勸都不好使。
李治被逼無奈,只好召見了他。
劉仁軌進殿見到李治後,立馬開始細數封禪的弊端危害,而李治卻聽得不以為然。
李治的態度深深地激怒了劉仁軌。
劉仁軌暴怒了,在大殿上跳起來,指著李治的鼻子大罵三聲“昏君”。
三聲昏君把李治氣得臉色鐵青,可是長久以來的良好涵養,李治還是忍住了弄死劉仁軌的念頭,甚至大度地不想與他計較。
然而劉仁軌的作死之路仍未停止。
罵完昏君後,劉仁軌又說了一句話,“陛下昏智獨斷,不納良諫,遜先帝甚也。”
用大白話說,你這個獨斷專行不聽忠言的昏君,比你爹差遠了。
劉仁軌說完,彷彿點燃了炮仗的引線,李治原地爆炸了。
這句話可是紮紮實實戳痛了李治的肺管子,氣得他差點當場犯病。
很傷人,也很嚴重,劉仁軌狠狠觸到了李治的逆鱗。
登基十餘年,李治深知天下人都拿他跟李世民做比較,相比天可汗陛下生前創下的赫赫威名和功績,李治在天下人的口中自然樣樣比不過他爹。
而這個敏感的話題,也永遠是李治的忌諱,他很討厭天下人拿他跟李世民比較,更討厭天下人說他處處不如李世民。
所以朝臣們私下縱有議論,但從來沒人敢當面跟李治說,你比你爹差遠了。
現在,劉仁軌捅破了這層窗戶紙,這比指著李治的鼻子罵娘更嚴重。
君臣之間的矛盾頓時尖銳升級,李治滿懷殺機,劉仁軌凜然不懼。
二人僵持良久,李治終於還是剋制了弄死他的衝動,從齒縫裡迸出一句話,罷官免職,拉出宮門外,當眾廷杖十記。
平心而論,劉仁軌真的是命大。
換了個心胸稍微狹窄點的皇帝,這會兒全家老小都被剮成一片一片的了。
暴怒的李治能剋制衝動,恢復理智,只打了劉仁軌十下屁股,實在算得上仁君了。
國公府派來的人將前因後果說得很詳細,李欽載聽完後幽幽嘆了口氣。
老劉同志是失戀不想活了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