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都未奏效。李自成心中焦灼不安,趁天色剛亮親臨前沿陣地觀察,尋找城防的薄弱環節。他不顧手下勸阻,靠近大梁門,不料城頭上忽然飛來一支冷箭,猝不及防,正中左眼,一頭栽下馬來。親隨連忙把了救回帥帳救治,由於傷勢嚴重,左眼從此失明。義軍將士對開封軍民恨之入骨,揚言將來打下開封,笤帚疙瘩也要過三刀。
主帥身負重傷,義軍出師不利,便連夜撤出開封。高秀才、高鐵匠和許多村民也破釜沉舟,追隨義軍而去。
義軍轉戰南北,逐鹿中原,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高秀才憑三寸不爛之舌,出謀獻策,成了闖王帳下的一名幕僚。高鐵匠幹活賣力,為人實在,也成了軍中工匠營的頭領。
同年十二月,李自成聯合羅汝才率領五十萬大軍再次攻開啟封。經過二十個日夜的對壘血戰,雙方死傷都很慘重。由於朝廷調集大軍前來援救,義軍只得再次撤圍。
第二年五月麥收時節,李羅聯軍百萬雄師第三次攻開啟封。城中軍民擔心義軍屠城報復,同仇敵愾,誓死堅守。李闖王汲取前兩次硬攻失敗的教訓,改變策略,採取圍城打援的戰術,圍而不攻,困死守軍。而黃河以北的官軍畏敵如虎,隔河觀望,不敢渡河支援。
雙方相恃不下,況日持久。高秀才見立功的機會到了,便求見李自成獻計:“闖帥,卑職有辦法不費一兵一卒,就可消滅開封守敵。”
李自成大喜,連忙讓坐:“高先生有何妙計不妨詳說。”
“以水代兵,決河灌城。”
原來開封毗鄰黃河下游,距北門只有七華里,由於泥沙大量淤積,大堤逐年增高,造成黃河河底比市內地面還要高兩丈多,是名符其實的“懸河”,洪水一旦氾濫,古都就會遭到滅頂之災。
李自成頗感意外,軍師牛金星卻連連擊掌稱讚:“好計。當年秦國吞併魏國,久攻大梁不下,秦將王賁就是採用引水灌城的辦法迫使敵人投降的。”
高秀才說:“昔日的大梁城就在咱們的腳下。”
牛金星躍躍欲試:“如今地上有懸河,地下城摞城,我輩何不如法炮製呢!”
李自成說:“此計固好,但也未免太毒辣了。”
牛金星道:“慈不掌兵。戰爭就是戰爭,從來是不擇手段的。開封軍民頑抗義師,活該遭水淹喂王八。”
高秀才也煽動說:“大王千萬不要忘了一箭之仇哇,還有那些攻城死難的弟兄們……”
李自成對敵人的一貫政策是,凡是反對義軍的決不寬恕,守城頑抗三日之上者,破城後都會施行屠城報復。但他三開啟封的目的,不僅僅是報仇雪恨,還有更多更長遠的戰略考慮。目前河南大部分地區已在義軍掌握之中,各地的富貴人家全躲在省城避難,蘊藏大量財富。攻下開封,全軍幾年的糧餉便有了著落。如果水淹開封,便要落得兩手空空。他沉吟良久,方道:“黃河一決,玉石俱焚。不到最後關頭,決不能輕易扒河灌城。”
牛金星看出李自成的心思,忙說:“反正黃河南岸大堤牢牢掌握在我軍手中,想什麼時修扒就什麼時候扒,要看形勢而定,不宜操之過急。”
李自成道:“明人不做暗事。高秀才,你馬上以本帥的名義寫封勸降書,如果開封軍民不投降,我就扒黃河灌古城,勿謂言之不預也!”
高秀才當即揮毫寫了一封文告:“奉天倡義營文武大將軍李示:仰在省人等知悉:朝廷所遣援汴各路官兵已被擊潰,黃河南岸已由我軍把守,爾輩插翅難逃,已在釜中,可速獻城投降,不戮一人。如各延抗,不日決黃河之水,爾等俱盡喪魚腹。本營恐傷天和,不忍遽決,慎勿執迷,先此曉諭。”
勸降書射進城裡後,卻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又過了一個多月,牛金星得到李自成默許,在黃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