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站起來:“大人,龍衛軍願為前驅。”
“不用,不用,你不用去。”李綱微笑道:“你傷得厲害,沒辦法上戰場。這樣吧,你隨我坐鎮隆德,為大軍準備糧秣。這事就由你全權負責了。”
“好。”楊華現在身體弱得很,確實也沒辦法指揮部隊。而所謂地戰爭,打的就是綜合國力和後勤,這才是這次戰役地關鍵,“大人,你手頭還有多少軍費。”
李綱伸出兩根指頭,“二十萬貫。”
“二十萬貫……”楊華滿頭大汗。這次山西戰役,總兵力就是二十萬人,這點錢攤到士兵頭上,一人才一貫錢。這……這怎麼弄呀?只要戰役一開打,錢就會像流水一樣花出去。二十萬大軍,這麼高強度地大戰,一個月起碼要兩百萬吊錢。
“怎麼,為難了?”李綱微微一笑。
楊華一咬牙:“好,我試試。”
“不是試試,是一定要辦好。”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一百五十五章 後勤準備
“二十萬……二十萬……”楊華心中煩悶欲吐,每吸進去一口氣,肺葉就火辣辣得疼得鑽心:“高昌,算算龍衛軍手頭還有多少錢?”
這裡是高昌的家,院子裡搭建了一個高大的葡萄架子,坐在下面很是陰涼。
呆在後勤司的平房裡實在熱得受不了,楊華索性跑到高昌家的院子裡來看帳本。
此刻正值上午,後勤司的人滿滿坐了一院,帳本堆積如山,算盤聲不絕於耳。
聽楊華這麼問,高昌吃驚地看著楊華:“將軍,難道你想自己掏腰包不成?”
“國難當頭,實在不行也只能這樣了,維持多久算多久吧。”楊華就是弄不明白。第三次太原之戰馬上就要開打,朝廷又派出二十二萬人的大軍,可以說是精銳盡出。
按說這種規模的國戰,當傾盡全力,力求一舉成功。現在,种師中、姚古、張灝三支部隊被金軍擊潰,對大宋朝的打擊是沉重的。但就目前形勢而言,解太原之圍還是有可能的。
先宗翰主力還在雲中避暑,短期內看不到任何南下的跡象。
合二十萬宋軍之力,如果不出意外,打敗銀術可不到三萬人的部隊應該沒任何問題。
想來皇帝對這次戰役還是很有信心的,否則也不可能集中這麼多部隊於黃河以北方。
但問題是,皇帝只願意掏二十萬貫軍費。多一文也不肯出。這就讓楊華不可理解了,這麼大的軍事行動,直接關係到大宋的國運,正該調集大宋手頭所有資源配合啊。可這種奇怪的事情就是發生了。
這個皇帝還真是隨心所欲。想一出是一出。頑童一樣。
先前一戰表面上看來。主要責任在種師中地輕率冒進。焦安節畏敵如虎。但真正地原因還在北宋地軍制上面。如果沒有樞秘院在背後指手畫腳。督促种師中儘快進軍。小種也不至於拋下後勤輜重輕車冒進。
樞秘院那邊楊華沒辦法。而大宋地祖宗之法他也沒能力改變。唯一所能做地就是在大戰來臨時組織好後勤供給。讓前線不至於因為供給不上而出問題。
“恩。”聽楊華這麼說。高昌也懶得多說。反正家業是你楊華地。你自己要糟蹋。也怪不了我:“軍中金銀加起來有二十六萬貫。走私私鹽。賺了二十一萬六千四百貫。一共四十七萬六千。這點錢。若都拿出來。也只夠大軍支撐十天。杯水車薪。毫無意義。”
“才這麼點啊。若是抓緊時間再走私兩次呢?”現在是六月中旬。依楊華看來。二十二萬大軍地調動集結。到佈防到位。怎麼也得二十天。二十天。足夠再走私一次了。
“能再賺多少。有什麼意義?”高昌嘆息著說:“將軍大概忘記了一點。所謂軍費。並不都是錢啊。還需要大量地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