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治安的所有軍力,到板島港。
由於封建時候的人都有勢利眼,看著劃分就以為後勤部要高於前線部一個層次。所以我又繼續改革,大名屬於前線部榮譽部長,負責決定打誰。而前線部部長島津義弘和副部長們決定怎麼打。
哎,其實封建時候,對於統治階級來說,還是有利的。就如我把沒有太多功勞的島津家久、鍋島直茂、甲斐親直、提升為前線部副部長,所有其他家臣只有羨慕和嫉妒,卻沒人覺得不合理。
由於權力流動的方向是從上而下,就如流水一般。但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是人類上進的本能。所以自然派系的產生和宮鬥就無法避免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
遙想當年我是孟獲的三國時候,我就是讓幾個派系互相鬥而自己處於高高在上的地位,博弈和制衡,平衡的就是最穩固的。尤其是一開始南蠻系和成都系互相制衡時,我要辦什麼事簡直就是最有效率的時候。
但現在不行啊,日本條件很差,如果內鬥消耗了力量那麼無異於自殺。況且,由於採取了新式分工,擔任重要部門的,都是島津家一門眾,要鬥也鬥不起來啊。
但是派系還是自然而然產生了,雖然並非產自一門眾內部,但島津家後勤部下面自然產生了許多派系。那些島津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再加上豐富的執政經驗後,漸漸的有了一些地位後,派系就產生了。於是力量差不多的互相敵視的小派系就開始互相鬥來鬥去,而大派系就制衡這些小派系,但大派系之間又互相看不順眼。
政治上,哪裡有肥缺崗位,哪裡就有鬥爭。
許多複雜的關係,連我都感到非常頭疼,東方文化總是有一種化神奇為腐朽的力量。而島津義久也因為這件事情來請教我。
因為這件事情極為關係重大,還專門對此召開了一門眾會議。
官員的貪汙令島津義久十分生氣,這不是在侵吞島津家的私有財產嗎?但偏偏隨著島津家快速地擴張,人才又不夠,這就陷入兩難。
那些投降家族而變成的家臣都在中央後勤部工作,恭恭敬敬的,所以倒還是非常令人滿意,可是地方上那些從島津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他們就很不乖了。
地方上只有兩個主要級別,城主正副值職、村長正副職。諸如治安官財務官等都由地方上自己定。於是嘛,貪汙等問題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我是有心想要建立一套現代的行政體制,但是生產力跟不上啊。如果把現在這一套搬到古代就會形成行政機構臃腫而造成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過高,島津家破產。
所以行政上除了最高的權利分配改變了以外,地方上依然是沿用古日本這種人治的行政方法。
貪汙問題,是所有東方文化國家的硬傷,很難解決。因為儒家文化就是以上治下的文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倫理主義,等級絕對不允許跨越。絕對的特權是貪汙的溫床,而封建時候地方上的官員通常權力是很大的啊!
儒家文化也是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法,就是君子修身養性,所有的官員提高自己的品格,自然就可以解決貪汙問題了。但是,我們也知道儒家文化解決的方法是不實用的。因為道德是生物本能的逆運算,學過生物學的都知道,生物的進化方向是趨利避害。
封建的權利分配,是由君到臣,由父到子,由上到下,簡單說就是家長制。這樣的情況下,官員想要升級,一方面在於自己的能力,一方面還有討好自己的上頭。
領導說你行,不行也行。領導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領導的看好才是前進的根本,討好領導才是官員們的主業。這和西方國家討好人民才是上位的根本是完全不同的。
當然討好領導自然是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