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林澤繼續道:
“蜂窩煤製作完成晾乾,然後可以批次的將其裝箱,從碼頭沿著運河送往沿途的諸多城池郡縣,只要蜂窩煤賣一文錢一斤的情況下商賈依然可以得到利潤,那這個範圍內我們的蜂窩煤就不會愁賣。”
“若是這些商賈加價以後,賣的比木柴更貴依然可以大量出貨,那他們或許會將蜂窩煤運到更遠的區域去。”
“粗略估計,起碼從臨海縣到瀾江城這段運河之間的燃料市場可以被我們完全佔據,可以將我們幾乎所有的產量都給消化掉。”
這個時代的內河船的運載量在二十五到三十噸之間。
按照最低的二十五噸運載量算,買一船的蜂窩煤成本十兩銀子,運到目的地按照木柴價格賣五十兩銀子,扣掉沿途搬運和稅費大概有三十兩銀子的利潤。
要是有人脈辦法免稅,再使用自家的奴僕節省人力成本,甚至可以將利潤做到四十兩銀子的程度。
若是按照耐燒程度加價出售,一船蜂窩煤完全可以賣到一百兩到一百二十兩銀子,那利潤肯定更高。
這種情況下,肯定會有一些船主專門倒賣蜂窩煤賺錢,林澤這邊煤礦再大的產量估計這些二道販子也能吃得下去。
等到市場完全培養出來以後,林澤這邊就可以提高煤炭和蜂窩煤的售價,壓縮這些二道販子的收益,到時候就能夠攫取到更大的收益。
聽完林澤這一席話,在場三個官員頓時茅塞頓開。
若是上萬礦工的產量全都能賣出去,那確實是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
林澤沒有在意三人的表情變化,繼續開口道:
“若能將上萬礦工每日所產煤炭全部賣掉,那我們能夠得到的利潤就將十倍暴漲,來日大家使用煤炭的習慣養成以後,煤價上漲,利潤還將繼續暴漲數倍。”
“如此下去,煤礦將成為縣中最大的納稅大戶,也是提供工作崗位最多的一個產業,為萬民衣食所繫之地。”
“此前煤礦產生的一些稅款,讓柳大人手下計程車卒在豐平縣到黑石村之間巡邏已是極限,而擴大十倍規模以後,柳大人就算把軍營挪到煤礦旁邊駐紮保護,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這不是保護商賈產業,而是保護萬民之生機,即便是上達天聽也不會有所責怪。”
“除此之外,煤礦規模膨脹至此,產生利潤越加豐厚,到時候伯父使銀錢打點上官,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呢,就算有人進讒言又有誰會聽信?”
“而有此功績,幾位大人的官位或許也將往上提一提了。”
一席話,說的三個官員連連點頭。
他們深刻的知曉,林澤所說的這些話,只要煤礦所產的煤炭能全賣出去,是真的可以全部變成現實的。
治理一方卓有成效,這就是一個官員最大的底氣和護身符。
“事不宜遲,我這就去安排兵營更換駐地之事。”
柳培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我也去安排實驗製作蜂窩煤之事。”
高飛也迫不及待起來。
“我去書信一封去驛站,言明煤礦一事。”
“不,不對,為了防止有人摘桃子,先彙報現在的煤礦情況邀功,等回頭真把萬人大礦做成了,再言明上官不遲。”
李和開口。
他之前本來打算年底述職的時候,再寫公文給京城那邊邀功,現在看來需要提前鋪墊一下了,這樣可以加深上官的印象。
若是現在有人摘桃子,李和不一定護得住。
但若是他做出成績還有人要摘桃子,那他大可去找同窗同年老師幫忙出頭。
當然,李和的公文裡,肯定會盡可能的說明煤礦不賺錢,只是搞慈善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