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折騰一個多月,又組織起來挖引水渠。
工程量並不大,主要是土著不會。甚至連挑水的木桶都沒有,打水全靠陶罐,稻子也都是種植旱稻,大米產量遠比水稻更低。
事實上,這裡不適合種大米,因為年降水量比較少。
越往北邊越糟糕,妥妥的熱帶草原氣候,環境逼得土著們只能遊牧。
不過鄧有璋他們還算幸運,這裡是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高原氣候的交界帶。薩卡拉瓦人之所以在南邊建國,就是因為越往南越適合定居耕種。而最適合耕種的地方,是島嶼中部的高原地區,那裡有個梅里納王國,後來一度統治了全島。
來到馬達加斯加的第一年,基本上都是在搞基礎建設。
河谷裡的土地被平整出來,不斷積肥進行耕種。引水渠也建好了兩條,旱田被改造為水田,甚至連稻種都換了。少數沒泡過海水的稻穀,被搬來這裡育種,不再使用土著的垃圾稻種。
中國人驚喜的發現,這裡沒有寒冬,只要河流不幹枯,就能一直種稻子,可以做到一年兩到三熟。
船上也有小學畢業的文化人,一直在記錄日期。
但中國曆法在此不管用,都過年了天氣還不冷。當然,也不是很熱,全年氣溫在14到32度之間。
他們還發現,這裡有明顯的雨季。雨季持續四個月,降雨量明顯增加,而且還不是整日下雨,不但不影響農業生產,反而有利於糧食的灌溉。
本地土著,就是在於雨季栽秧。既不育種,也不插秧,把稻種撒下去,等著淋雨之後生長,雨季結束就能收稻子了。
至於雨水較少的月份,土著們不種稻子,改種木薯之類的作物,白白浪費了三分之二的時間。
島上歲月,轉瞬即逝,一年很快過去。
已經沒人抱有回國的希望,全部娶本地女子為妻。自負體力好的,有能力養活家人的,甚至娶了兩個妻子,還養著妻子帶來的兒女。就連那幾個波斯奴隸,也被安排了妻子。
“今天,是我們來島上一年的日子!”
鄧有璋召集全體成員開會,土著們也來湊熱鬧,樂呵呵的看著他們。
鄧有璋說道:“有的人,把老婆搞大肚子,再過兩個月就要生了……唉,別笑啊!娶妻生子,天經地義。咱們這裡,十二歲以上的,男人有182個,女人有247個。無規矩不成方圓,但利規矩之前,得把身份給安排好。承蒙諸位兄弟厚愛,我鄧某人自封為總督,統管這裡的大小事務。”
“我再任命賀文鵬兄弟,擔任這裡的總司令,負責訓練指揮軍隊。任命李羅生兄弟,擔任這裡的大管家。咱們的村子,正式取名為大同村,今後大了就叫大同城!”
“建制了就要收稅,糧食按田畝大小來收。至於牛羊,按牲畜數量來收。收上來的賦稅,不是我的,也不是哪個當官的。咱們建立倉庫,今後要打仗,要搞水利,或者賑災,都從倉庫裡支出!大家都盯著點,誰要是敢貪墨公糧,就丟進海里餵魚去……”
一番講話,眾人都鼓掌歡呼,主要是剛剛收了稻穀,糧食可謂非常充裕。
土著們也徹底服氣,雖然不理解外來者的行為,但糧食確確實實在增產。他們把外來者,當成神靈派來的,甚至積極學習說漢話,覺得漢話是一種神的語言。
接下來便是慶祝活動,首先祭拜媽祖,接著又朝東邊拜皇帝。
土著們已經知道,媽祖是個偉大神靈,皇帝則是天空之子。
折騰到傍晚,各自回家休息。
鄧有璋娶了兩個老婆,一個二十多歲,還帶著倆便宜孩子,如今又懷胎四月了。一個十多歲,是死去族長的女兒,除了膚色黑些,也算是小美人兒。
反正女多男少,只要女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