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乾清宮,朱允熥先見了禮。
“聽說你那啥富明實業,聲勢還挺大?”
外面都傳遍了,老朱聽到風聲,並不奇怪。
“還成吧。”
驕傲使人落後,還是謙虛些好。
“成個屁,你倒風光了,還記得咱嗎?”
“整個京師的人,都親眼目睹你那玻璃窗戶了,咱還得聽說才能知道。”
老朱冷哼一聲,一臉的不快。
“孫兒昨天,和皇爺爺說過,皇爺爺沒說去。”
老朱要是去的話,咋都得安排首位。
一切需求,肯定都得滿足。
“咱沒說去,你就不讓了?”
“更何況,當時你也沒和咱說,有啥玻璃窗戶。”
當時老朱忙的,頭都不顧抬。
他哪還敢多說,去煩老朱。
“孫兒錯了。”
朱允熥乖乖認錯,絕不狡辯。
“先別說這,你就說,你說了沒?”
“不說清楚了,好像咱不講理了。”
難道不是這樣?
朱允熥心裡吐槽,臉上堆著笑。
“誰說是皇爺爺不講理,都是孫兒的錯,是孫兒沒說清楚了。”
“皇爺爺啥時候去,孫兒馬上安排。”
朱允熥有了態度,老朱卻不定時間了。
“算你小子,還有點心。”
“去的時候,咱告訴你。”
老朱每天連軸轉,都忙的腳不沾地。
哪有多餘的時間,幹無關緊要的事兒。
“成,到時候,皇爺爺提前告訴孫兒。”
再次開口,朱允熥嚴肅了許多。
“孫兒過來,還有一事。”
“兩淮商會會長陳敬宗得一重要線索,告訴孫兒說,商戶有一涉定遠鹽務走私的商賈藏了關鍵證據,事關喬永合往京中送錢之人的。”
對於這一情況,老朱早迫不及待了。
“誰?”
朱允熥奉上證據,遞到老朱桌上。
“趙勉。”
聽到這名字,老朱又確認了一遍。
“誰?”
“戶部尚書,趙勉。”
老朱抬手翻開,盯了起來。
說是證據,其實也只是,一份簡單供詞。
某年某月某日,在京中偶遇,喬永合曾去趙勉家中。
每月的哪一日,喬永合把販賣細鹽的錢存入錢莊,趙勉的妻子很快便會去取出。
一切的一切,都直指趙勉。
全部翻完後,又遞給了朱標。
“羅毅。”
老朱招呼一聲,喊來羅毅。
“連夜給咱查。”
朱標手裡的證據還沒看完,羅毅便已領命退了出去。
次日早朝結束,趙勉悶頭回了公房。
剛剛早朝的時候,他總感覺老朱眼神,在有意無意的往他身上瞅。
偷偷瞥過去,又好像沒那回事。
心中納悶,才剛進門,便碰上了朱允炆。
“皇爺爺談何事了,趙尚書怎心不在焉?”
被朱允炆詢問,趙勉思緒這才回來。
“也沒大事,都是公文上的一些。”
“臣在想今天要整理的一些賬目,這些賬理不清,往下撥錢的時候就得耽擱。”
說話的功夫,趙勉便坐下,攤開了賬目。
朱允炆幫忙整理,也是學趙勉如何理賬。
“趙尚書兢兢業業,盡忠職守,世間為官者,又有幾人能夠達到。”
“有人卻懷疑趙尚書忠心,讓我離趙尚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