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沒用幾天,兩淮商會送來了糧。
河南地界不屬兩淮商會的勢力範圍,從當地直接買糧肯定吃不開。
唯一的辦法,只能從兩淮買上,再運送至河南。
一來二去,耗費了不少路程,且還不能加價售賣。
雖不至於賠,但也賺不了多少。
之所以走這一趟,還是朱允熥的原因。
朱允熥呈了陳敬宗的情,在商隊到達後,遣了於實親自迎接。
之後,請商隊的幾個領隊吃了頓飯。
酒足飯飽,隨之擺開場子,開始了賣糧。
因來賣糧純粹是為幫朱允熥,也不打算往這兒擴張生意,所以只在三縣城中的鬧市區支了個露天的攤子。
值得一提的是,兩淮商會開始以平價賣糧後,支在各縣的災棚仍舊沒有第一時間撤走。
有人或許因摳門,不願花錢去買糧。
但基於災棚饅頭的品質,大部分繼續吃災棚的,終究還是因手頭拮据。
大明立國近三十年,在很多人看來,老朱是是個窮兵黷武的暴君。
但三十年時間,老朱也出臺了不少有利於百姓休養生息的政令,大明百姓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日子並沒有想象中的艱難。
絕大部分人還是不至於手頭拮据到,連飯都吃不起的。
因而,即便是有那些摳門的人冒領,守在災棚下面等著官府賞飯吃的人也並沒多少。
三縣大部分人,還是都排到了的兩淮商會的流動糧車下面。
有官府的保駕護航,再加上朱允熥的雷霆手段,當地的一些糧商對兩淮商會這外來的神,倒也沒敢有過分的舉動。
反而在瞅著三縣百姓陸續從兩淮商會買走糧外,開始漸漸的開賣了自己倉庫的。
高價賣是不可能了,可若低價也不賣,那他們囤積起來的糧,怕只能在倉庫發黴。
對於這些糧商的主動賣糧,朱允熥樂得高興,至於他們是否曾打算囤積居奇,高價賣糧,朱允熥不打算追究了。
兩淮商會在河南人脈畢竟有限,若把三縣的糧食一直擔負起來,也有些力不存心,有那些糧商參與,當然再好不過。
進行到現在,三縣因蝗災所引起的一些問題,基本上都已經解決了。
沒有這些問題的掣肘,三縣即便還沒達到眾志成城,卻也不至於再因各自各式各樣的需求而南轅北轍,各自為政了。
有了共同的目標,至少能把勁使到一塊。
在城中百姓不在為糧發愁,城外農戶陸續收到被官府借出糧的時候。
朱允熥帶了些護衛,領著鄧一寧,喬晉燾,崔和生,以及舞陽知縣楊心如,視察在了三縣的農田之上。
民以食為天,食以農為本。
農為百業之首,農事一旦出問題,其他百業都要受影響。
蝗災肆虐,天下燥熱,卻也還得盡一切努力,把糧食的損失降到最低。
朱允熥帶著涼帽,穿著汗衫,走遍了三縣面積最大產量最好的幾處農田。
“葉縣和舞陽蝗災最甚,南召相對來說要輕一些。”
老朱給了他兩個縣,而且還是最嚴重的兩個。
不知是不知道,還是故意為之的。
“不過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三縣必定都會有大幅度的減產,收糧之後能養活了各縣百姓都會不易。”
“在向皇爺爺呈稟時,我會把三縣情況如實稟報,請皇爺爺能對三縣的農稅酌情減免的。”
稅收高了,百姓交不上來,那就需要當地官員派人連番催促了。
稅都收不上來,要他這個官幹啥。
在百姓無力交稅,朝廷酌情減免,真正受益的是百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