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去過莊上了,應該看到他們住的那些茅草屋了。”
“年久失修,漏雨又漏風,莊上根本沒現銀,孫兒想給他們改善一下條件,還得靠自己想辦法。”
“除此之外,孫兒還想在莊上辦學堂,讓所有孩子都去讀書。”
“既培養能為我大明效力的人才,又給那些孩子謀個改變命運的生路。”
當下對莊田採取放養式管理,只以六成收租,其他一概不管。
這只是基於春種已經完成,貿然變化模式,必會阻礙重重。
等到秋收完成,還得想辦法,讓莊田往利益最大化方向靠攏。
而給莊戶修房子,辦學堂,也是提升莊戶勞動積極性的一個方式。
“當真?”
只要有利百姓的,老朱必定支援。
“真的,要是孫兒說假話,那那就讓孫兒這輩子都討不上媳婦。”
朱允熥舉著三根手指頭,賭咒發誓。
“閉嘴。”
老朱還指望兒孫開枝散葉,把他老朱家壯大下去呢。
他說不討媳婦,就不討了?
等老朱火氣平息,朱標這才問道:“這話本也是你寫的?”
這話本能火起來,真正還是在話本本身。
話本不好,說的再天花爛墜,聽眾也不會買賬的。
“是啊。”
沒辦法,只能對不起許仲琳老爺子了。
朱標雖沒直接說,但懷疑卻已掛在了臉上。
“於實時長和兒子在一起,他也能作證。”
“這話本總共一百回,都已經在兒子腦中了。”
“每次說講之前,兒子都會寫在紙上,再反覆熟悉幾遍,已保證中途不出差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第五回的稿紙在家裡,沒帶出來。”
“父親要是還不信,兒子可以把第六回,第七回都寫下來。”
朱標有些疑惑,問道:“今日說的就是第五回吧?”
剛一問,朱允熥便知道了朱標的意思。
“兒子說了,那些內容早就已經刻在兒子腦子了,之所以寫下來再熟悉,也是為了揣摩人物情緒,兒子說書從來不會照書本的。”
這要不是非常熟悉,哪會做到信手拈來。
朱標柔和一笑,把朱允熥招呼近前。
“孤本想著讓這個許仲琳給你當先生,讓他多教授你些知識,想不到這個許仲琳竟是你自己。”
“你這話本中的許多東西,很多孤都一知半解,還得再去翻閱典籍。”
“既是如此的話,看來孤也不用再操心你的學業了。”
想不到,朱標竟還存了這個心思。
朱允熥行了一禮,應道:“謝父親的關心,人外有人,兒子會繼續努力的。”
“為什麼給自己化名許仲琳?”
朱標詢問,老朱則差使跪著的於實,道:“再去搬把椅子來。”
椅子搬來,老朱招呼朱允熥落座。
一旁的朱允炆,吃醋了。
他都在這裡站了這麼半天了,他皇爺爺怎就不說給他搬把椅子呢。
那小子常把皇爺爺氣的吹鬍子瞪眼,為啥皇爺爺心裡依舊只裝著他?
“其實沒啥特別的意思,兒子就是隨便取的。”
他不過就是借了《封神演義》原作者的名而已,至於名字本身的含義,他哪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皇爺爺,父親,要不我講講後面的內容吧。”
“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都說說,我也可及時改正。”
:()大明:家祖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