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反叛之類,但醉酒生事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在不久之前,朱檀就因為會館小吏的酒送的晚了一些就把那小吏給揍了一頓。
當然,不僅僅是像朱檀這樣揍小吏,而且藩王們之間也還是滋生矛盾。
自這些藩王過來後,已經不知出現過一次藩王間互相動手的情況了。
這些人好的時候好像手足似的都快穿一條褲子了,等脾氣上來了揮起拳頭來又毫不留情了。
老朱主要是心疼朱標公務那麼繁忙,還得抽出時間去操心眾藩王的事情。
眼不見心不煩,他們離了京師愛幹啥幹啥去。
出海的貨船還沒配備齊全,幾日時間不過就是簡單搭了個公司的框架,從民間招了些管理公司的人手。
例如賬房,庫管。
剩下還有些出海的夥計,掌櫃的之類。
這些人與外邦的人打交道,不見得非得能說當地的語言,但至少得了解當地的物價行情,以及一些風土人情之類。
一是不容易被騙,二是不觸犯當地禁忌。
誰都有諸如信仰等不能被觸碰的東西,牽扯不到這些的時候怎麼都好說,一旦被碰到必會激起人心底最大的爆發點。
出門在外的,還是小心些好。
自大明開海之後,不僅是職大增設了這方面的科目,就連民間有積極之人也在自學出海所用的知識。
就大明現今的這種土壤,找些這方面的人並不難。
,!
貿易公司不過才發公告便有一大堆來報名的了,不過短短几日時間便已經招募的差不多了。
朝廷藩王勳戚士紳四方聯合的公司,其中實力必然不容小覷不說,而且必然會有保證。
說不準,從此端上金飯碗也不是不可能。
只要大明一日不倒,這份工作就能一直幹下去。
光是想想就挺好。
總之,他們多方利益已經捆綁了,除了朝廷看起來好像賣出了些船還賺到了之外,誰都盼望著能賺錢的。
即便藩王們離了京,他們也沒啥可擔心的。
他們產業也都能再生,不過就是現在捉襟見肘一些,用不了多久便就又賺回去了。
這也就當是一次大投資了。
這些藩王所去之處不一樣,朱允熥沒辦法一一全都送了,只能是在前天晚上請眾人吃頓飯了。
當朱允熥把這事兒告訴老朱之際,老朱大概是覺著以他的年紀,見這些藩王一次少一次了。
在這些藩王臨走之際,老朱讓朱允熥把送別宴安排在了他的行宮。
朱允熥和老朱說這,本就有希望老朱參加之意。
老朱既都已經主動提了,朱允熥又何樂而不為。
就這樣,朱允熥安排富民職業送了些肉菜之類。
跟著老朱過來的御廚那已經有四十餘年的經驗了,老朱還沒當皇帝的時候,他就給老朱做飯吃了。
在這之前,他就給元廷做漢菜了。
算起來,這御廚的工齡已有近五十年了。
有了這人的帶領,只要有肉有菜就行。
這麼熱鬧的場面,朱標也早早來了。
朱松等幾個小王爺,朱允熞朱允熙都在。
眾人坐在院子裡,羅毅正教朱檀開車。
聽說,羅毅手中那支錦衣衛小隊還在,只不過是隱藏的更隱秘了。
平日他會以護衛的身份陪在老朱身邊,到了關鍵之際這支小隊成員才會現身。
當然,這也是道聽途說。
反正發展到今天,老朱一直都是退休老頭那樣,溜溜彎下下棋養養花種種菜什麼,朝政方面的事情還真沒見老朱插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