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姑丈身體抱恙還挺嚴重,儘管不宜再長途奔波,但你大姑丈自己想要活著歸葬定遠,你大姑請求孤能夠恩准。”
李善長三族幾百口被砍了之後,還是朱標在老朱的默許之下把安葬於定遠。
人都講一個落葉歸根,李善長也的確是大明的功臣,殺了他或許是出於無奈,但讓他死後迴歸故里也算是成全他了。
“要不讓盧志明或是孫醒去江浦先為大姑丈瞧瞧病?”
李家幾百口全被殺了,李祺雖因臨安公主活了下來,但其中失去至親的滋味卻會時刻折磨著他。
在這種情緒長時間陰鬱的情況,再好的身體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的。
“讓孫醒去吧。”
相較於盧志明而言,孫醒醫術更好些。
“貿易公司的事情解決了嗎?”
經今天第一次的股東大會,貿易公司也就只剩由藩王勳戚士紳自己推舉董事會成員了。
推舉人數相對也是平等的,他們不嫌棄可以全都進董事會去。
另外,勳戚和藩王不敢太放肆。
士紳要是有了什麼不良居心,勳戚和藩王是也能一致對外。
“應該差不多了。”
“剩下的陳磊和徐行全也能處理了。”
朱標二話不說,當即道:“那你去趟江浦吧,先讓孫醒給李祺瞧了病,靜養可以康復那就養上一段時間再說,要是不行的話那就儘快回定遠去吧。”
李善長一案已經過去十多年了,就連胡惟庸案也早就不再是諱莫如深了。
當年那些涉案之人,也是時候赦免了。
朱允熥也沒推脫,當即應道:“行,那兒子今晚就走吧,姑丈情況但凡不嚴重大姑也不會求到父親的頭上來。”
臨安是個脾氣執拗之人,日子無論過的多麼清苦都從沒接受過朱標送去的吃穿用度等物。
朱標應道:“說到底也是朝廷對不起你大姑。”
在老朱的執政規劃下,皇家不和文官聯姻。
不管是公主還是王爺結親之人大多都是武將,剩下寧可是平民也不會接親文官,只有臨安是嫁給了文官兒子的。
這也就導致臨安被迫遷徙江浦。
朝廷斬了李家數百口子,李祺與臨安還能再像之前那樣琴瑟和鳴嗎?
“不管怎樣,兒子都帶著大姑一塊兒回來。”
朱標望著朱允熥溫和一笑,道:“有你在孤真輕鬆了不少。”
“走吧,早去早回!”
“記得走之前和你皇爺爺打聲招呼。”
朱允熥能做這麼多,完全是基於朱標信任。
身在皇家還能有如此融洽的父子親情,這對於朱允熥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父親注意身體。”
“不要把所有的政務壓在一人身上,有了什麼事情找那些朝臣去解決。”
“兒子就走了。”
從乾清宮出來之後,朱允熥便去了老朱那兒。
現在的老朱含飴弄孫的,正享受著人生中最後的一道幸事的天倫之樂。
在朱允熥過去的時候,老朱正和郭惠妃帶著汝陽和寶慶一塊兒吃飯。
“允熥來了,吃了嗎?”
被郭惠妃問起之後,朱允熥這才想起他中午在富明實業隨便對付了一口,回了宮本是找朱標一起吃飯的。
結果飯還沒吃著呢,便被朱標委派了差事。
“還沒呢!”
朱允熥這麼一說,郭惠妃立馬差人取碗筷。
“這麼晚了有事?”
朱允熥儘管時不時過來,但很少會挑晚上的。
還不等朱允熥回答,郭惠妃便招呼了汝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