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酒足飯飽,正打算去院子裡消消食。
於實卻不合時宜的,送來了一個令人腦仁疼的訊息。
“前幾天在大本堂,黃先生布置的課業,殿下還沒完成。”
“黃先生最好打小報告,殿下還是補上吧,不然少不了又要告到太子殿下那兒了。”
還有作業?
朱允熥想了半晌,怎麼都沒想起這回事。
用人別人的身體,哪怕繼承了記憶,總會有丟失的地方。
“黃先生是哪位?黃子澄?”
於實說話的功夫,已在為朱允熥找書研磨了。
“對,就是他。”
朱允熥鋪好紙,問道:“他還喜歡告狀?”
於實研了磨,把書翻好,有些不忿道:“是啊,他尤其和殿下不對付,殿下稍有小錯,他要不告太子殿下,要不就告陛下。”
歷史上,黃子澄忽悠瘸了朱允炆,讓朱棣白撿了個皇位。
這廝能耐不多,毛病倒是不少。
等等
黃子澄這莫不是,拿他和朱允炆作比?
“那黃子澄對朱允炆怎樣?”
“黃先生尤其喜歡二皇孫,經常會對二皇孫當面指導,還常在陛下面前盛讚二皇孫,說二皇孫有太子殿下的典範。”
果不其然,還真讓他猜對了。
“趨炎附勢之徒,還以為自己多高尚。”
朱允熥不屑一顧。
有他在,黃子澄帝師的小算盤註定是黃粱一夢。
以鎮紙撫平宣紙,朱允熥在紙上落了筆。
之前老朱讓他補三字千,他不過區區一個時辰就能完成。
只是千字文的一個小節,幾炷香的功夫差不多也就完事。
一氣呵成,很快就收了筆。
朱允熥活動了下發酸的肩膀,吹著還未乾涸的墨汁,問道:“我這字比朱允炆的如何?”
於實左右端詳,正要給出回應。
一道突兀的聲音,自門外響起。
“還比朱允炆的,先比本王強了再說吧。”
朱允熥扭頭一瞧,是朱桂幾個王爺。
開口說話的,是岷王朱楩。
“是十八叔啊,真不是我和你吹,你要是有我寫的一半好,我就隨你姓。”
老朱那麼挑剔,都挑不出毛病來。
對他這字,他還是有信心的。
“這話你怕是說反了吧?”
朱楩還把朱允熥當以前那個朱允熥呢。
朱橞跟在朱楩後面,扯了扯他衣袖,小聲嘟囔道:“十八哥,誰跟誰姓,不都姓朱?”
他們倒是想姓別的,那也得老朱答應啊。
朱楩從朱橞手中拉過袖子,沒好氣道:“你小子是和誰一夥的?”
朱允熥對他們的內訌並不感興趣,收了桌上的閒雜之物,把寫好的宣紙鋪在桌面之上。
“相信幾位王叔不是那不要臉的不公道人,孰強孰弱,你們盡情評判。”
宣紙擺開,還未靠近,就有了大致結果。
橫平豎直,方方正正。
打死朱楩,他都寫不成這樣。
站在桌前,幾位王爺久久不語。
片刻之後,還是朱桂一拳搗在朱楩身上,笑罵道:“你小子好大的口氣,也不怕閃了舌頭,你能寫成這字一個腳趾頭,那就不錯了。”
朱楩也是個敢賭敢輸之人,嘿嘿一笑,道:“是,我那手狗爬的字的確是比不上,允熥,你姓朱,我也姓朱,看來我這姓就不用改了吧?”
滑頭。
朱允熥就沒打算和朱楩計較這些。
“允熥,你這變化也太大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