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史,再配上孔家的名頭,在士林中的威望很甚。
孔希節摸了把花白又稀疏的鬍鬚,一本正經回道:“老夫受衍生公囑託,只為揚聖人之名,傳我儒家典籍,老夫十日之後要在應天府講學,爾等只需幫老夫尋個地方就行。”
桌上穿著儒衫的這些人,年紀即便沒有孔希節大,卻也都差不多了。
在孔希節話落後,卻仍還是起身拱手,以學生之禮表態。
“老夫舟車勞頓累了,你們可以先回去了。”
孔希節擺擺手,率先離了席。
眾人則拱手作揖,目送孔希節離開。
一直到孔希節消失不見,眾人這才終於起身站直。
之後,一起離開。
出了孔府,這才交流了意見。
“孔先生博學多才,聽他講學還是二十三年前,當時我還是個毛頭小子,剛剛中了秀才。”
“我聽孔先生講學也是十五年前了,說實話那是真的受益匪淺,正是因為聽了孔先生講學,才一路勢如破竹中了進士。”
“孔先生不愧是大儒,不費吹灰之力便籠絡了士子,有了這次的講學,那些儒生自然就會知道正統和野生的區別。”
“是啊,只要我儒家門生齊心協力,那我儒家便會永遠穩如泰山的。”
“我看這幾天,除了為孔先生找講學的地方,還得加緊把先生要在京中講學的訊息通知下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對對對,肯定得通知,尤其要以職大分校那邊最為重要。”
“一群不辨是非的東西,普天之下多少名氣斐然的大書院不去,偏偏去了個和聖人學說南轅北轍的。”
“等將來有了機會,非得教訓教訓那些人,尊師重道,連聖人都不要了,還配說儒家子弟嗎?”
眾人七嘴八舌的,彷彿已經看到儒家的重新高光了。
次日中午的時候,陳集便進了宮。
因陳集之前任職東宮衛,現今又是朱允熥的貼身侍衛,是有進宮的腰牌的。
進宮之後,先去了東宮,之後又由於實去乾清宮把朱允熥喊了回去。
一些事情能夠讓老朱和朱標知道,而一些事情至少在執行之前是絕對不能讓他們知道的。
“如何?”
陳集一五一十,把調查到孔希節的所有大事小情,全都報給了朱允熥。
比如身份,比如品行。
“這麼說,他這次進京還真是因增設了算數和大明律兩門來的?”
陳集點頭附和,道:“有這個可能,外面儒生都在口耳相傳,孔希節要在十日之後要在國子監門口講學。”
就在這時,黃觀過來。
“殿下,有個事兒挺重要的。”
朱允熥澹澹一笑,問道:“孔希節要講學?”
黃觀一愣,看到陳集,隨之瞭然。
“是,剛剛劉強跑來送信,他說有人到職大宣傳,說孔希節要講學,職大那邊還好說,沒受到他們的蠱惑。”
“分校那邊就不行了,這才剛開始,就有人商議著,要去聽孔希節講學了。”
“經過這數月時間,分校那邊也已經快步入正軌了,臣擔心要是聽了孔希節的講學,所有努力怕都白費。”
“既是入了職大的們,那便該對他們負責的。現在要不是攔著孔希節不讓他講學,要不就是攔著這些學生不去聽課。”
“反正,肯定得兩相取其一了。”
黃觀給出兩條路,但卻並沒有實際的辦法。
其實,這辦法本就不易考慮。
儒家地位超然,儒生基數龐大,除卻以皇家權勢鎮壓,不然還真沒有好的辦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