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被安置於鳳陽後,和孔家那些人聯合妄圖搞垮朱允熥重新翻身,被朱允熥識破之後,朱標親自去了趟鳳陽。
在那之後,朱允炆便安分了很多。
朱允炆在條陳上說,朱濟熿和朱有燻給他去了信,與之一塊送來的還有那封信。
在信中朱濟熿和朱有燻說,朱允炆才是最合適的儲君人選。
朱允熥雖坐上了這位置也不是就這麼定了的,讓朱允炆永遠別放棄希望,他們倆都會支援他的。
不知道朱允炆是沒那心思了,還是經過這些年學聰明瞭。
總之,剛一收到這信便送到了朱標這兒。
而在朱允炆身邊伺候的都是朱標派過去的,朱允炆的信送過來之後自然也就由楊永保接收到了。
看完後,朱允熥把條陳放回。
“在太原的時候,濟熿他多次狀告濟熺兒子均沒有受理,估計是因為此記恨上了兒子吧。”
“至於有燻嘛,大概是因讓他推翻皇奶奶的供桌,被兒子揍了一頓的緣故吧。”
別人的記恨是管不著,但至少得知道是啥原因才行。
對之,朱標久久都沒曾出言。
不管是出於啥原因,朱允炆送過來了朱濟熿和朱有燻的書信,這事兒的影響看似好像是解決了。
但,其中所彰顯出來的問題,可遠遠還還沒有解決。
朱濟熿和朱有燻二人的野心已不只限於搶本不屬於他們的王爵了,遲早怕會因此動搖國家的根本的。
畢竟,即便沒有朱允炆在,不也還有朱允熞和朱允熙嘛。
在沒有了嫡長身份的子弟後,庶子的繼承權便就會被順位給提上來了。
本來朱允熞兄弟或許沒其他非分之想,但就怕其他人攛掇著讓他們生了這種心思。
只是,若退一步來講的話,這又算皇家自己的事情。
而且,這事兒一旦讓朝中那些大臣知道了,必然會生起無數種不同的看法,從而攪和的不得寧靜的。
換句話說,此事不管不行,但又不能公開去管。
對於此,朱標也沒再徵求朱允熥意見。
朱允熥若處理的重了,除了有公報私仇之嫌外,還會讓他在藩王當中落下惡劣的影響。
但倘若處理的輕了,又會留下無窮的禍患。
朱標在停頓了許久之後,突然變得堅定了很多,道:“馬上再發一道旨意,朱濟熿和朱有燻二人全部廢為庶人,著晉世子朱濟熺,周王朱橚嚴加管束。”
朱濟熿和朱有燻兩人即便承不了爵位,那都是不可撼動的郡王之爵。
除了他們本來的俸祿之外,再憑自己的身份置辦上產業,他們一輩子榮華富貴就不用愁了。
現在被廢為庶人。
首先朝廷所定立的俸祿肯定是沒了,其次也會喪失了皇家子弟衍生出來的一些福利。
再讓朱濟熺和朱橚管束,就是自由也會相應減少很多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楊永保領命後很快退出。
朱標嘆了口氣: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放到了皇家之中只會更難。”
老朱二十六個兒子,也就是二十六本難唸的經,朱標作為大家長要把這些經都處置好,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朱標兄弟間還算和諧。
接連發來兩封不同的旨意,朱橚和朱濟熺只會猜想是因朱濟熿和朱有燻又幹下了啥不可饒恕之事。
當然,朱標完全可以把朱濟熿和朱有燻給朱允炆的信給了他們二人。
之所以沒有,恐也是出於對朱允炆保護。
既然朱標已做好了處理,朱允熥也就無需再在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