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船再厲害,越會被以為吹噓。”
“這事兒侄兒還沒來得及和皇爺爺提呢,四叔以為如何?”
聽罷,朱棣眼前一亮來了興趣。
“本王自幼跟著中山王都是在馬上征戰的,還不曾訓練過水軍呢。”
“一個優秀的將領必是水陸兩戰皆備的,當年你皇爺爺和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可謂是軍事上的經典桉例了。”
“本王一直都想找個能領場水戰的機會,實在沒有這機會了,訓練支優秀水師那也是可以的啊。”
“叔去練如何?”
同朱棣一起去倭國,本就是意料之外的,更沒想到朱棣會在這個時候進京。
因而,朱允熥當時的考慮只是想從水軍中挑選個優秀解決的。
“這個嘛!”
“這得找皇爺爺啊。”
朱允熥含湖其辭,並沒馬上答應。
“少來吧。”
朱棣扭頭盯著朱允熥,道:“別以為本王不知道,你皇爺爺對你的建議是很寬縱的,凡是不違大方向,一般情況下都會同意。”
“你就說成還是不成吧?”
被朱棣銳利的眼神盯著,朱允熥目光灼灼的,最終還是率先妥協了。
“侄兒和皇爺爺提,至於皇爺爺答應與否,侄兒可就不敢保證了。”
歷史上,朱棣的永樂盛世不是假的。
四年的靖難之役,雖有不少人分析耿炳文和李景隆放水的成分很大,但朱棣本身的軍事才能那是不容忽視的。
讓朱棣訓練水軍,也不是不可以。
“行,沒問題。”
說著,朱棣一手搭在朱允熥肩上。
像鉗子似的,捏的人生疼。
“本王要是留下來,不能天天教你拳腳了?”
朱允熥拿下朱棣的手,起身站了起來。
“四叔,我後悔了。”
“我能不學了嗎?”
本以為學了這麼長時間,怎麼著都能和朱棣過上幾招了。
哪知,朱棣拳腳深不可測。
他每往前進步一點,朱棣就往前跑一步,好像永遠都追不上似的。
“你說呢?”
“要不你去和你皇爺爺說?”
一聽這,朱允熥連連擺手,把頭都搖成了撥浪鼓。
遇到困難就退縮,在老朱那兒,是絕對是不允許的。
“不了。”
“我還是繼續學吧。”
“但四叔,你能不能告訴我,啥時候我才能把你的本事都學到。”
說到這,朱棣摟著朱允熥。
“本王十幾歲的時候就在軍中摸爬滾打了,這身本事那都是從大頭兵一步步磨鍊起來的。”
“本王有今天這一切,固然有天潢貴胃的身份加持,但其中的另一部分都是本王以軍功掙回來的。”
“你是沒那機會了,本王只能以這樣的方式讓你達到真正的成長。”
“只不過,私下的過招沒了戰場的緊迫,始終會讓你的學習程序大打折扣的。”
“你在沔縣守過一個月,應該很瞭解這一點兒的。”
真刀真槍的比拼,的確是個不錯催熟路徑。
在沔縣那一個月,確實讓他進步很多。
“對,四叔說的很對。”
,!
說著,朱棣反手拍在朱允熥肩頭。
“你還小,不著急。”
“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認認真真的學習,就一定不會差的。”
從船廠回去,還沒來得及和老朱說訓練水軍的事情,便被老朱差使去禮部協助招待舊港首領之事了。
梁道明那兒還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