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足利義滿也在教子。
“你管理幕府這麼多年,總該知道我們雖統了南北,但這麼多年混戰倭國的經濟疲憊,大明的朝貢貿易會為倭國解決不少難題的。”
“大明那地方處處都埋著黃金,大內義弘僅是藉助高麗和大明的貿易,短短几年便積攢下了這如今這樣的身家。”
對於這,足利義持是認可的。
但對足利義滿的處置方式,卻是持有不同的意見了。
“我武士遠強於明,又何必稱臣納貢。”
“只要掌控了明東南海域,明就是有座金山也可源源不斷搬到倭國來。”
“明人向來膽小如鼠,之前元人攻打吃了大虧,明人他不敢隨便攻伐的。”
“幾年前明人使節死在了倭國,明廷不也說出兵攻打倭國嗎,這麼多年過去了,他敢對倭國出兵嗎?”
“聽說明人的皇帝弄了本《皇明祖訓》,我們在他們的不徵之列。”
“兒子受父親之命從小學習明人的歷史,他們大多凡開國皇帝才會是馬上皇帝以武治國,越往後面越為文弱。”
“他們的開國皇帝都把我們列為不徵之國,後面的皇帝還敢對我們出兵嗎?”
“明明是整肅軍備就能解決的問題,父親又何必低眉順眼嚮明人當孫子,我們才是這天底下最高貴血統。”
“即便要稱臣,那也是明人向我們稱。”
足利義持的一番話,讓足利義滿火冒三丈。
“明人的武備再差,你以為憑我們能夠撼動嗎?”
“你要是真能撼動明人的話,今天你就不會輸得這麼慘了。”
“明人之所以不對我們出兵,是因為他們覺著天高皇帝遠不好控制,這樣的問題對於我們同樣也有。”
“武士在明人的東南沿海搶,那不過只是一時的,而且之前明人採取海禁,直接放棄了東南沿海。”
“現在明人開海在即,你以為還能有這機會嗎?”
足利義持要能輕易被說通,就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僵持這麼久了。
“輸只是一時的,兒子遲早會再贏回來的。”
“倭國的武士同樣也是一樣,父親別忘了明人東南沿海除了倭國的武士,還有他們昔日改朝換代時遺留下來的問題。”
“明人對外族慫的厲害,對自己人那可是打的很狠的,這些問題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的。”
“而且,盤踞在那兒的武士也不僅僅只有我們幕府的,還有南朝跑過去的一些餘孽。”
“等明人解決了這些,兵力早耗損的差不多了,到時候我們不就能夠從中渾水摸魚了嗎?”
足利義持的固執己見,讓足利義滿無話可說了。
“要真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就好了。”
“要是可以的話,我還想讓海外諸國掉頭對我們朝貢呢。”
“這可能嗎?”
“幕府還是我說了算,你只管遵命找照做就行了。”
“大明的回訪對倭國至關重要,你要是再敢擅自做主,我就得考慮你是否合適做統幕府了。”
“晚上是款待明使的國宴,你親自去盯著,千萬不能出讓他們以為我們故意慢待。”
想要從大明身上得到好處,首先得把自己的誠意準備充足了。
“嗨!”
足利義持心有不願,也只能乖乖領命。
幕府的人馬那都是足利義滿時的元老,他不過是個吉祥物而已,在幕府中根本就沒有話語權。
要是不能讓足利義滿滿意,解了他對幕府的領導還是很容易的。
最關鍵的是,足利義滿對他異母兄弟足利義嗣很是疼愛。
用足利義嗣取代他,